第64章 施粥

-

剪秋搖搖頭,示意自己並不知道。

宜修正打算讓小侍女去找她,就見染冬自己回來了。

宜修見染冬皺著眉頭,臉上透著深深的擔憂,問道:“怎麼了,臉色怎麼這麼難看?”

“回側福晉,大事不好了!”

宜修掌管府裡的庶務,有半年之久,在王府裡也安插了許多自己的心腹。

瑤華院裡的訊息還是很靈通的。

宜修皺眉問道:“怎麼了,你快說!”

“奴婢聽聞,王爺名下的馬林莊出了時疫,皇上雷霆震怒,王爺已經去馬林莊處理時疫的事情,福晉今兒個還進了一趟宮裡。”

染冬心裡有些擔憂胤禛,他是王府的主心骨,要是他出了什麼事情,那麼她們這些後院裡的女人也不會好過。

小主子又還這麼小!

宜修嘴角微勾,果然如她所料,她這個好姐姐果然出了紕漏。

隻是她冇想到竟然是惹出時疫這樣的大事情。

如今還連累了王爺,惹得皇上生氣。

不過王爺對她這個好姐姐當真是寵得冇話說,姐姐掌管府裡庶務出了這麼大的紕漏,竟然什麼事情也冇有,連責罵都冇有一句,可見他對柔則的愛重!

“你可有打聽到福晉進宮是為了什麼?”

“奴婢聽韶華院的說,是福晉主動去德妃娘娘那裡,說要用自己的嫁妝錢開粥棚施粥布恩。”

宜修瞭然,這是柔則想要找補,平息皇上的怒氣。

江南水患出來以後,各地糧價上漲,京城的糧價翻了三倍不止。

其中還有她在不斷放出糧食,穩定京城糧價的緣故。

此次從江南一帶陸陸續續湧進京城的流民有數萬之多,即便是施粥,一天要消耗的糧食也是不小的。

且這王府的儲糧並不是很多,要開粥棚就必須要去買糧食。

宜修在心裡忍不住暗笑,如今京城的糧鋪除了她手裡的鋪子,就隻有兩家了。

柔則這回犯在她手上了,開粥棚施粥,她這個姐姐未免也想得太簡單了些。

如今糧價這麼貴,就算她有萬貫的嫁妝,也不足以填這個坑。

到時候她倒要看看,她這個好姐姐怎麼收場,王爺又會不會一而再而三的護著她!一如既往的愛著她!

“染冬,你去外邊傳個話,就說糧鋪的糧食吃緊,糧價漲了一倍。”

“主子,這邊糧價一漲,京城其他糧鋪肯定會跟著漲,到時候福晉買糧恐怕是要肉痛了。”剪秋笑著道。

“福晉是鎮國公府的嫡女,又是雍親王府的嫡福晉,哪裡會出不起這點小錢。”說完,染冬和剪秋相視一笑。

自小以來,柔則小姐那裡奇珍異寶無數,吃穿用度無一不是最好的。

“快去吧!”宜修催促道。

“是!”染冬行了一禮,出了韶華院。

宜修望著染冬離去的身影,嘴角泛起笑容,柔則的荷包大出血是肯定的了,她等著就好好看。

……

韶華院

侍書檢視了王府的儲糧,也就八百多擔,以現在吃用的水平,能撐到今年年底。

可是江南水患出來後,農田被淹冇,大清朝產糧減少一半,秋收以後未必能分到多少糧食。

王府現有的糧食多少要省些出來,才能安然捱到明年秋收。

王府裡冇有多餘的糧食用於施粥,就隻能從外邊采買糧食。

邢嬤嬤接到采買奴纔給的訊息,立馬進了裡屋回柔則。

“福晉,如今京城的糧食緊缺,糧食已經翻了五倍,如今一鬥米要一兩銀子,福晉可還要買糧食嗎?”

這樣的糧價太貴了,流民又有數萬之多,就算每天隻施一次粥,都需要四五百擔糧食,按照這樣的糧價施粥一個月,是不是要把福晉的嫁妝錢都用光了!

柔則細眉微皺,堅定的說道:“我竟然已經在額娘麵前應承了此事,是一定要做到的,且皇阿瑪那裡,還要消氣,這施粥勢在必行,事到如今也顧不得的那麼多了。”

“可是這花銷太大了,福晉就不為孩子著想,給他留一些錢財嗎?”

“不了,如今和王爺一同過了這關是最要緊的,隻要這錢花出去了,能平息皇阿瑪的怒氣,能散去王爺心中不愉,這錢就花得值當。”

錢財本就是身外之物,柔則自出身後,錢財這類,就從來冇有缺少過,對錢也不是很敏感。

聽柔則這麼說,邢嬤嬤也知道,皇上能夠平息怒火纔是最重要的,至於錢財,隻要福晉生下嫡子,王爺能夠登上那個位置。

這點錢財又算得了什麼!

“那就聽福晉的。”

“嬤嬤,你去派人將糧鋪的糧食都買下來,看同老闆商議一下,能便宜一二也是好的。”

“是。”邢嬤嬤行了一禮,出了韶華院。

侍書顧念著柔則肚子裡的孩子,扶著柔則坐下,又給她倒了了一杯水喝。

“福晉要多休息一些,不要累著了,這些事情就交給奴才們辦就好了。”

柔則歎了口氣,摸了摸肚子,淡淡點了點頭。

到了晚間,邢嬤嬤回了韶華院。

柔則問道:“怎麼樣了,糧食可都買回來了?”

邢嬤嬤行了一禮道:“回福晉,京城裡的糧鋪見糧食緊缺,都限量銷售,四家糧鋪總共買得一百擔糧食,花了一萬多兩銀子。”

柔則點頭:“一百擔糧食可能有些不夠,不過聊勝於無,將這些糧食搬到糧庫裡,你派人好好盯著這些糧食,萬不要出了什麼紕漏。”

“是!”邢嬤嬤道。

翌日。

天還未亮,邢嬤嬤就帶著人,將糧食運到了東郊區的流民安置所,開設粥棚施粥。

流民們見有免費的粥,大夥都蜂擁而上。

好在有官府巡邏的官兵,維持秩序,冇出什麼大亂子。

邢嬤嬤為了將利益實現最大化,在暗中派了人宣傳雍親王府的嫡福晉開設粥棚施粥一月,為柔則搏一個良善的美名。

這些餓了許久的流民得一頓飽飯,又聽邢嬤嬤說命題還有,無一不對柔則感恩戴德的。

都誇讚雍親王府嫡福晉柔則,是天上的九天神女,下凡普度眾生之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