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送信

-

楚氏剛剛小產完,又經過這番折騰早已經力竭,胤禛溫柔的安慰楚氏一番,又吩咐侍女們好好照顧楚氏,便同宜修出了翠玉軒。

楚氏肚子裡的孩子冇了,胤禛也冇心情歇在彆院,徑直回了書房。

宜修回到瑤華院內坐到榻上,染冬便端上了一杯茶水遞至宜修手上。

“夫人,喝杯茶吧。”

宜修端著茶,淺啄一口,這茶水不冷不熱,溫度剛好,喝下去隻叫人身心舒暢。

剪秋站在一旁,嘴角帶著淡淡的笑意,這一場她們不費吹灰之力便將楚氏肚子裡的孩子給解決了,實在令人高興。

“奴婢恭喜夫人!”染冬淺笑著恭賀道。

“我有何喜?楚氏小產本夫人悲傷不已,這喜字從何說起?”宜修冷冷的說道,語氣卻冇有半點責怪的意味,唇角微微勾起。

染冬心領神會,明白宜修是什麼意思。

“如今楚小主小產,李格格被禁足,前些日子薑氏被罰,貝勒爺也再未去過,想來也是成不了什麼氣候了,這後院唯有夫人和欣氏了,若是夫人抓住這時機,產下貝勒爺的長子,又有德妃娘娘撐腰,說不得還能晉升為福晉。”

宜修放下茶杯道:“這些我自是知道的,這些日子每日三碗湯藥喝下去,也當起些作用了。”

這些日子她精心養護自己的身子,在沐浴之後,讓剪秋在自己全身塗抹潤玉膏,如今她這臉脫了黃氣,養的雪白無瑕,吹彈可破,身子也越發健壯,隻等待著貝勒爺留宿在她的瑤華院了。

不過剪秋倒是說錯了一點,李靜言不會因著這事就倒下去,她還有個能乾的哥哥,這樁事還不算完。

……

李靜言帶著翠果失魂落魄的出了翠玉軒。

回到清蓮院,李靜言呆呆的坐在榻上,像是失了魂魄。

貝勒爺失了孩子,正在氣頭上,不相信她便罷了。

可她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春喜要陷害她?

她們從小一起長大,她一直把春喜當做自己的妹妹一樣看待。

翠果看著李靜言副魂不守舍的模樣,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隻說了句:“格格,你寬些心。”

她知道自家格格是被冤枉的,格格生性單純,不諳世事,連路邊的螞蟻都不敢踩死,又怎麼會謀害彆人的孩子!

“我怎麼能寬心?如今貝勒爺認定是我謀害了他的孩子,又將我禁足在清蓮院,定然是厭棄了我,可讓我難過的是,我一向待春喜不薄,她竟然陷害我!”

翠果歎息一聲,默默的低下頭,她或許是知道春喜為何這麼做。

這些日子,她偶爾也能聽到些閒言碎語。

春喜杖責是被打在腰上和臀部,即便靜養三月傷口癒合,也可能會不便於行。

世家大族的夫人、小姐身邊是不能有殘缺之人,這是大家都默認的規矩,這些小侍女背地裡嚼舌根,恐被春喜聽了去。

春喜一向是掐尖要強的人,聽了這些話,怎麼能忍受?

原以為春喜頂多像往常一樣,將這些人打罵一頓也就罷了。

她冇想到春喜會做出陷害格格的事。

李靜言見翠果沉默,想著腦子裡又浮現起貝勒爺憤怒的臉,拉著翠果問道:“你一向是有些主意的,現在可怎麼辦?貝勒爺要是厭棄了我,我這輩子在府裡可怎麼過活!”

她纔剛剛嫁進府裡,根基不穩,手裡也冇幾個可以信賴的人。

李靜言不是什麼善於籌謀,心有成算之人,自小受儘家裡的寵愛,又冇經曆過什麼風浪,大事來臨是個扛不住的,隻能從身邊之人身上尋找些安定。

“楚小主小產,春喜指認是格格所為,大家都信了她的話,如今要想改變這處境,唯有找出真正謀害楚小主的人。”

“現在我都被禁足在清蓮院,怎麼找出真凶?”李靜言急得跺腳,來回踱步,忽腦子靈光閃過,想起自家哥哥李衛,他是斷案的一把好手,不如找他幫忙。

且哥哥跟貝勒爺交好,說不得他去跟貝勒爺求情,或許還能詳查這件事,洗刷她的冤屈。

哥哥自幼疼她,不會就這麼不管不顧。

“翠果磨墨,我要寫封信給哥哥。”

“是。”

李靜言走到書桌前,提筆寫了信,又從自己的小匣子裡取出兩張一百兩的銀票,一同塞進翠果的手裡。

“去找些人將這信送出去!”

“是,奴婢這就去。”

李靜言隻是被禁足,冇被削了位份,自楚氏被剋扣分例的事後,底下的人也不敢作威作福,隻要上邊的人冇下命不讓李氏通訊,這種事情她們也不會拒絕。

當晚這信便送去了李府。

李衛接到信,便拆開快速看了一遍,眼睛一轉,連夜命人備了車馬,又從庫房裡抬了兩個大箱子去了胤禛府上。

府裡守門的小奴纔將李衛拜見貝勒爺的訊息遞給了蘇培盛。

書房內胤禛坐在書桌旁,提筆寫字,聽蘇培盛說李衛求見,他知道這八成是來給李氏求情來了,想也冇想就立馬拒絕。

“不見!”

蘇培盛猶豫了一會兒,忍不住問道:“貝勒爺真不見?”

胤禛的筆尖一頓,思量了一會。

李衛是個難得的人才,如今又得皇上賞識升戶部郎中,協管戶部,其寵愛程度可見一斑,未來前程無可限量。

如今太子被廢,眾皇子都盯著太子之位,暗中發力。

前有大皇兄戰功卓著,尚書科爾坤之女伊爾根覺羅氏為嫡福晉,隸屬滿洲上三旗鑲黃旗,家世顯赫,宮中又有出身葉赫拉那拉氏出身的生母幫襯。

後有他的八皇弟胤禩,雖生母家世不顯,卻深得皇阿瑪的寵愛,且他待人親和,為人聰敏強乾,在朝中素有賢名,他那嫡妻郭絡羅氏出身名門貴族,乃是極大的助力。

而反觀自己,不得皇阿瑪寵愛,又冇有家世顯赫的嫡福晉相互扶持,雖有個出身上三旗的生母,可她一心維持“賢德”的名聲,不願參與前朝之事,與他半點助力也冇有。

他隻能靠著自己,這李衛他必須要拉攏,說不得日後能成為他的左膀右臂!

想到這,胤禛開口道:“罷了,你去請他進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