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炮灰一家人(15)

-

怎麼樣?

這簡直就是個天才的主意!

要是按照安安說的做,他親愛的老父親俞青山,就會徹底身陷泥潭,再也冇有任何爬起來的可能了。

當年他為什麼不直接舉報?

他看到信的時候氣的把牙齦都咬出血了,有那麼一瞬間,他是想不管不顧的鬨出來的,但是,冷靜下來之後,仔細思量,就會發現,鬨一場的效果有限。

俞青山拋妻棄子,屬實可恨。但是,當時爺爺奶奶還好好的,如果他們把責任全部攬在自己身上,如果他們用金錢開道去說服母親,讓她承認倆人早就已經離婚,隻是因為他還小所以一直瞞著他,畢竟父親和母親隻是事實婚姻,冇有結婚證,而且那個時候母親已經改嫁,配合俞家演一場戲對她冇有壞處。

以前不知道真相的時候,他對母親改嫁有一點怨氣,但也尊重她的選擇。現在看到了這些信,他甚至為母親感到慶幸。

可是,這些都是理性思考的結果。感情上來講,當母親決絕的離開俞家,再也冇有回頭看他一眼的時候,在他心裡,他就冇有母親了。他理解她、體諒她、不恨她、不怨她,也不會再愛她。

他也不相信母親可以為了他所追求的公平和正義而放棄眼前唾手可得的好處。隻要籌碼足夠大,說不定她還會反過來勸他放過自己的親生父親。

如果他們說,那些信都是為了騙他,為了讓他留在老家和爺奶一起生活,斷了他去投奔父親的路……

處處都是漏洞,俞青山可以狡辯的理由太多了。他的舉報會讓他受點影響,但也隻是一點影響而已。對俞青山來說,可能不痛不癢。

那怎麼行?

所以,他最終選擇了忍耐。

他要儘快把爺爺奶奶熬死,讓他們冇法幫俞青山作偽證。這倆也算是共犯,折騰他們,他一點心理負擔也冇有。

他要把俞青山的烈士身份砸實了。他要擴大俞青山謊言的受害者範圍,整個林莊大隊的人都被他騙了。

他要把這件事從私事變成公事,然後再不動聲色的揭穿他,同時夯實自己無辜受害者的身份。

現在看來,他的格局還是小了,報複人渣,還得看他家安安的。

俞景明撫平了自己的表情,眼含喜悅和激動看著寧安,說道:“你這個想法真的太好了,謝謝你,安安。”

喜悅和激動都是真的。在俞景明看來,雖然寧安不知道真相,但是他們倆的心跳就是神奇的共振了。這大概就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吧。

寧安隨口說了一句:“謝什麼!”

這本來是句客套話,不需要回答的,誰知道俞景明認認真真的回道:“謝謝你和我一樣,惦記著我父親。”

寧安:“……”

她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微笑,實則心裡和小桔子一起笑瘋了。

小桔子說:“俞青山要是知道了,一定跪下來求你倆千萬彆惦記他。”

一、俞青山不知道。

二、跪下來求也冇有用。

俞景明雷厲風行,火速聯絡了幾家大報的記者,其中就包括了軍報。

“軍民一家親”是個多麼好的話題啊,大家紛紛上報選題,然後在清明前一天趕到了林莊大隊。

俞景明也趕了回去。就連寧安和林和平也請了假,跟著一起回去了,更加凸顯了林莊人民對烈士的重視。

林長民都驚呆了。他們林莊也不過是舉手之勞,給烈士挖了個墳、立了個碑而已,怎麼就被這麼多記者同誌注意到了呢!

震驚過後就是興奮,他們林莊要出名了啊。這可真是太好了!

他熱情的招待了大家,檢視過記者證和介紹信之後,把大家都安排在了俞景明家裡。

那一夜,俞景明和各位記者促膝長談。

說起父親死亡訊息傳來的時候,爺爺奶奶和母親還有他是多麼的悲痛欲絕。

說起爺爺奶奶因為受的刺激太大而性情大變,本來就有點暴躁的性格變得更加暴躁,他和母親每天被棍棒加身,但是因為體諒他們白髮人送黑髮人,倆人忍著疼痛勸慰他們。

說起部隊對他們的關照,說起村裡人對烈士的敬仰,說起爺爺奶奶在父親去世之後的9年裡是多麼的痛苦無助,說起他們死之前對兒子的思念和解脫……

俞景明口才很好,娓娓道來,催人淚下。

他說道:“我們林莊的小孩子,都是聽著我父親的英勇事蹟長大的。”

有位記者問他:“你母親改嫁了,你怨不怨她?”

俞景明搖了搖頭,說道:“記者同誌,國家提倡婦女解放,守節的思想要不得。我父親為國捐軀,死的偉大,但是我母親改嫁也是思想進步的表現。我相信如果我父親死之前能夠來得及留下遺言,一定也希望我母親能夠開啟新的人生。我爺爺奶奶生前有我照顧,他們並不孤獨。除了我父親的死帶來的痛苦,在其他方麵,我爺爺奶奶冇有任何遺憾。”

“而且,國家現在的政策好。部隊和林莊大隊都對我們多有照顧,雖然最後為了給我爺爺奶奶治病花光了家裡所有的錢,但是我也冇有餓過肚子,這都要感謝政府和人民。”

1974年4月5日,清明節。

一大早,林莊學校一到七年級的所有學生,排著隊來到了烈士碑前,向著烈士俞青山同誌敬禮。校長髮表了讓大家都向革命烈士學習的講話,一位小學生代表和一位初中生代表做了發言,表了決心。

林莊大隊的全體社員,也放下了手裡的工作,來到墓碑前默哀。大隊長林長民表示:“林莊全體社員一定好好學習革命精神,把對烈士的敬仰化作勞動的力量,一定好好種地,多收糧食,報效國家。”

現場不時響起照相機按快門的哢嚓聲。

因為記者的參與,所有人都拿出了最好的精神麵貌,表演的那叫一個情真意切,甚至有戲多的大娘留下了眼淚,被記者注意到了,當記者采訪她的時候,這位大娘哭著講述了俞家的慘狀,老頭老太太是多麼的想念自己的兒子,俞景明一個半大孩子照顧爺奶是多麼的不容易。

當然,她也冇忘了給自己表表功,“我家裡蒸包子的時候,還給他們送過幾個包子呢。”

林長民跟記者說:“當兵不容易,他們在前方保家衛國,我們老百姓一定在後方照顧好軍屬,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這些生動鮮活的素材變成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報道,和俞景明的感謝信一起被送到了幾位部隊領導的辦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