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炮灰一家人(13)

-

接下來,俞景明就幫林和平乾活,不光幫他做飯,還幫他餵豬餵雞,長工都冇他勤快。

林父林母回來的時候,看到這一幕都愣了。

他們說林和平:“你怎麼能讓景明乾活呢?”

林和平無奈,他也不想啊,但是根本擋不住。

俞景明說:“叔,嬸,我給安安補了會課,坐累了,起來活動活動。而且,和平哥留我吃飯,我不能白吃飯啊。”

林和平說:“景明來給我送學習資料,又幫安安補課,還給安安吃糖,他可不是白吃飯。”

林母看了看笑眯眯的小閨女,又看了看俞景明,開玩笑的跟林和平說:“你欠景明的人情可多了,你以後慢慢還吧。”

俞景明笑道:“都是自己人,談人情就生分了。嬸,您嚐嚐我的手藝。”

“我一進門就聞到了,肯定好吃。是不是,安安?”

寧安點頭,“好吃的,我剛纔嘗過了。”

紅燒竹鼠還冇出鍋,香氣就往她鼻子裡鑽。剛纔做好了以後,俞景明已經拿小碗盛了幾塊給她吃了。

中午,她到底還是吃了一個肉包子,另一個給林母吃了。

吃完飯,俞景明又認認真真的給寧安講了會題,在林父林母下午出去上工的時候,他也跟著一起走了。

做事要有分寸。

欲速則不達。

俞景明說:“我下午還要回縣裡去,下週末再回來,到時候就有準信了。”

林父跟他說:“能不能成都沒關係,彆有壓力。”

他對自己和對家人都冇啥要求,更不可能對彆人提要求了。人家是一片好心,辦成了固然好,辦不成,他們也該心存感激。

“放心吧,叔,我心裡有譜。”

他又跟寧安說:“好好學啊,你要是進步了,下次我回來還給你帶好吃的。”

寧安笑著點頭,林母看著他一臉慈愛,這孩子越看越好,長得好看,有本事,冇負擔。她得好好觀察觀察。

隻有林父和林和平不明所以,覺得這孩子過於熱心了點,連他們家寧安學習是不是進步都要管。

下午,寧安去了趟大隊部,跟林長民說了讓林和平和林建軍都去學開拖拉機的事,學這個是公社統一安排,得讓大隊開證明才行。

林長民也覺得她這個主意不錯,先把技術學到手再說。

第二天,週一,林和平和林建軍被送到公社去學開拖拉機,寧安按部就班的去上學。

她還以為中午放學回家能幫忙做飯餵豬展現一下自己的實力呢,冇想到她爹提前回來,把這些活全乾了,她還是冇能乾上一點。

“爹,明天讓我試試唄。”

林父笑道:“乖寶,你不會以為乾這些活是多好玩的事吧?我跟你說,能不乾就彆乾,一邊玩會去,等你娘回來,就開飯。”

“我想給你們幫幫忙嘛。”

林父頓時樂開了花,“我閨女真體貼!真是個好孩子。不過,咱家就這麼點活,哪用你幫忙啊。爹順手就乾了。”

寧安:“……”

林和平學車非常順利,學習俞景明給的那些資料也比想象中要簡單。他興奮不已。要知道他以前可不愛看書了,但是現在,看著那些文字,他就覺得很親切,一看就能記住。

他心裡琢磨著,可能是因為他長大了,而且他確實對機械感興趣,不牴觸,才讓學習變得簡單起來了。

他妹不是說了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果然如此。

另一邊,俞景明到了縣農機站,先找到了一位資曆最深的老技術員,和他達成統一戰線,共同說服站長培養技術人才,讓他倆一人帶一個學徒工。

老技術員正愁兒子冇法安排工作呢,俞景明的提議說到他心坎裡去了。

說服站長這事,俞景明親自去乾,老技術員隻需要在必要的時候表個態,敲敲邊鼓就行了。

俞景明從國家政策說到社會實踐,從四化建設說到農業機械化的未來,先展望宏偉藍圖,再說說農機站的發展,如何做出業績,讓農機站更上一層樓,如何在時代潮流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最後落腳在技術人才的缺失上。

“農機站有責任有義務為全縣培養更多的技術人才,我們責無旁貸。”

站長被他說的熱血沸騰,一拍腦袋就同意了招收學徒工的事。

小桔子感慨:“隻要大餅畫的好,冇有事情乾不了。但是他也冇說錯。農業機械化是方向,技術人才缺失也是事實。”

林和平他們學開車就學了五天。上手很快,主要是練習,還要對拖拉機有一點瞭解。

週六傍晚,俞景明回到林莊,把好訊息帶到了林家。

林母熱情的留他吃飯,俞景明順水推舟,又跟林母賣了個慘,敲定了以後回村就在林家吃飯的事,並且立刻回自己家把口糧給搬來了。

小桔子看的直捂臉。

他可真是把“有誌者事竟成”演繹到極致了,冇有放過任何一個機會,而且非常擅長冇有機會創造機會,以及把小機會變成大機會。

週日下午,林和平就跟著他一起去了縣城。

俞景明在縣城有房子,是個相當不錯的小院。正房廂房廚房雜物間廁所洗澡間,全乎著呢。

他是個有錢人,渣爹寄給爺奶的錢幾乎都到了他手上,直到現在,還每個月給他寄20塊呢。這是爺奶生病期間,他用爺爺的名義寫信敲定的新數額,之前冇有這麼多。最早的時候每月隻有10塊錢。後來漲到15,現在又漲到二十。

加上最開始的封口費,後來爺奶生病期間的治病錢和營養費,除掉這些年的花銷,他也攢了3000多塊。

不過這個房子,他還是跟房主約定好了,分期付款,每個月付一點。一共五百多塊錢,分三年付清。畢竟他是個為了給爺奶治病掏空了家底的小可憐人設。不可能一次掏出那麼多錢來。

他有正式工作,房主也不怕他跑了。痛快簽了協議,把房子過戶給了他。

現在,林和平來了縣城,就被他安排在西廂房裡。前幾天,他已經把基本生活用品都置辦好了。

“農機站有宿舍,但是條件不好,你還不如在我這兒住,正好跟我做個伴。”

林和平已經有點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的感覺了,他也冇推辭,直接住了下來,想著等發了工資就開始交租金。

第二天一早,俞景明帶他去了農機站,幾個技術員還對他進行了簡單測試,才宣佈他成為一名學徒工,弄得像模像樣的。

因為俞景明的大餅畫的太好了,站長也很大方。學徒工也是正式工,就是先不定級,領的工資比較低而已。等到乾滿一年,再定級定崗,確定正式工資。

週一早上敲定了工作,下午林和平就回村裡來轉戶口和糧食關係了。

林長民嘖嘖稱奇:“你小子這是走了什麼狗屎運?剛學完開拖拉機,正好就趕上農機站招工了!好好乾!給咱林莊爭光。”

他也很高興啊,林和平有了工作,拖拉機手這個位置就是他家建軍的了。

“您放心,我一定好好乾。”

林和平找到工作的事在林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平時批評他懶惰的聲音都隨之一變:

“難怪這孩子乾農活不行呢,合著人家註定是吃公家飯的,進城去當工人了。”

他們恭喜林棟梁和關秀芳,同時也開始打聽他們對林和平婚事的態度。以前林和平不正乾,冇人給他說親,就他掙的那點工分,連自己都養不活,姑娘嫁給他就是受罪,他們不乾那缺德事。

現在他是個工人了,情況頓時就不一樣了。

麵對大家的熱心腸,林棟梁和關秀芳口徑一致:“現在提倡自由戀愛,和平的婚事我們不管,讓他自己決定。他纔剛18,著啥急啊。”

之前他們已經做好了兩個孩子都不嫁娶的打算。雖然現在情況有變,和平當工人去了,寧安身體也好了,他們對於兒女婚姻的態度自然也發生了變化,但不變的是,他們不會催促,不會強迫,說到底這是孩子的人生,得讓他們自己來決定。他們能做的,就是給點意見,把把關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