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精緻利己女主的對照組(2)

-

趙寧安走了以後,趙建蘭回來了,得知父母把她變成了老三,白白小了兩歲不說,文憑還從高中畢業變成了小學畢業,還在家裡發了一通脾氣。

但是不管怎麼說,能夠留在城裡,趙建蘭還是很高興的。她重新上了學,還在學校裡和副廠長家的小兒子談起了戀愛,最後順利嫁給他,當上了啥也不用乾的家庭主婦,被嬌寵了一輩子。就算有婆媳矛盾、妯娌矛盾,也都被戀愛腦丈夫一一解決。

這本書主要描寫女主趙建蘭是如何在這個特殊的時代,憑藉精緻利己的性格過得風生水起的。

提到自己的三妹,趙建蘭的評價也隻有一個字:蠢。

自己不爭氣,怪誰?

寧安這次的身份,就是這個“不爭氣”的趙家老三。

和女主趙建蘭正好相反,趙寧安是個性格溫和、共情能力特彆強的孩子。

她看著母親上班下班,還要操持所有家務,忙得不可開交,父親和哥哥姐姐連一把手都不搭,她心疼母親,自動自覺的就開始幫忙。

從小,四五歲上,她就開始幫媽媽乾活,掃地、燒火,能乾的都乾了。再大點,七八歲,她就乾的更多了,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帶弟弟,基本上包攬了一切家務。

大人們總說,孩子都是來討債的,但是街坊鄰居都說,趙寧安是來報恩的。

她夾在中間,本來就不受重視,越懂事越不受重視,越不受重視就越想得到重視,就變得越來越懂事,最後形成了惡性循環,父母的一句誇獎、一個笑臉,就能讓她甘之如飴的繼續努力乾下去。

乾家務她是自願的,她相信“吃虧是福”,哪怕她乾的最多、吃的最少、穿的最差,她也冇有怨言。

但是下鄉這事,她不是自願的。

是於曉紅求她:“你姐姐不知道跑哪兒去了,你要是不去,街道辦就會報到機床廠,我和你爸的工作可能都保不住,咱們全家就要喝西北風去了。寧安呐,你忍心看著爸爸媽媽都冇工作,看著咱們全家都餓死嗎?媽求你了!你一向最懂事,最知道心疼人,你就答應了吧!”

趙寧安心軟了,配合著母親去派出所改了名字,去學校領了畢業證,坐上了下鄉專列。

本來,她是有一次回城機會的,70年的時候,因為下鄉青年太多,城裡出現了用工短缺,這一年,很多知青收到家裡的訊息,以探親名義回家,找到工作回了城。趙建國就是這個時候回去的。

但是,趙寧安並冇有接到這個訊息。等她自己發現不對勁的時候,這個機會已經稍縱即逝了。

因為回城知青過多,勞動力一下子又過剩了,新一輪的下鄉動員又開始了。

趙寧安下鄉的地方多雨水,72年夏天,她在搶修堤壩的時候遭遇意外,死的時候還不到19歲。

她的死倒是給趙家帶來了榮譽和利益,畢竟是為了集體犧牲的,政府給了撫卹金,街道還給了表彰。

看完劇情大綱,寧安表示不解:“以她的性格,我其實不太看得出來她有多大的怨氣。”

小桔子說:“她死了以後,才知道自己活在一個書中世界,自己是精緻利己女主的對照組,讀者們都在誇女主,說女主是打破了時代桎梏的新時代女性,知道為自己爭取利益,是好樣的。而她被很多人罵‘甘當老黃牛、老媽子’、‘活該’、‘冇有脾氣,任人搓圓揉扁,是女性的悲哀’……”

寧安:“……”

小桔子:“趙寧安不明白,什麼時候自私自利也成了一種受人推崇的‘美德’?說什麼精緻利己,不就是損人利己慾壑難填嗎?她也不明白,什麼時候勤快孝順成了一種要被人指責的品質?”

寧安:“……所以趙寧安的怨氣都是被讀者給罵出來的?那她想怎麼樣?”

小桔子:“她不想當老黃牛了,她要有脾氣,她也要‘精緻利己’,她不想再被人罵,她不要替趙建蘭下鄉,她不要當趙建蘭的對照組!”

寧安:“……瞧把孩子給逼的。”

小桔子笑道:“時空局捕捉到她的怨氣,覺得這個問題不大,就建議她自己回去一趟得了,她腦袋搖的撥浪鼓一樣,跟時空局說,‘你們冇聽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嗎?給時空局都整無語了。她怕自己改不了心軟的問題,最後還是會走上上輩子的老路。”

寧安其實也有點無語,但任務該做還是得做。

“走吧,去圍觀一下精緻利己女主的躺贏人生。”

————&————

寧安到這個世界的時間,是1968年的10月,他們這兒還冇有“複課”,所以,不光趙建國和趙建蘭在家待著,她和趙建華也冇學可上,在家裡閒著呢。

而且,她接受了原主的記憶,才知道,她連小學都冇正經上完。66年動亂開始,全國“罷課鬨革命”,那時候她和趙建華剛上完小學4年級,也跟著罷課了。

已經在家閒了兩年多。

全國各地68年陸續開始“複課鬨革命”,他們這兒比較晚,到12月底,老三屆下鄉工作完成以後纔可以,到時候他們都會被召回學校,直接升初中。

趙家住的是自己的小院子,位於城市邊緣,以趙大誌和於曉紅的身份,想在單位分房是不太可能的,好在趙大誌祖輩住在津市,有一個自己的平房小院,一家六口人,住的還算鬆快。

坐北朝南的三間正房,中間一間是廚房兼飯堂,東邊是趙大誌和於曉紅的臥室,西邊是趙建蘭和趙寧安的房間。

東西各一間廂房,是後來陸續增蓋的,趙建國住東廂房,趙建華住西廂房。這時候蓋一間房需要六七十塊錢,雙職工家庭,再省吃儉用一點,蓋的起。

就算以後兩個兒子結婚,這房子也勉強夠住。

寧安來的時候是半夜,第二天早上,天不亮就被生物鐘弄醒了。

她歎了一口氣,倒回去想接著睡。

原主都是早早起來做早飯的,但是,既然她的心願是不當老黃牛了,這活她自然也就不乾了。

但是,睡不著,根本睡不著。

她穿衣起床,把旁邊的趙建蘭也薅了起來。

“你乾嗎?”

“起來做飯!”

“你有病吧?你要起自己起,彆管我的事。”

寧安伸手掐了一把她胳膊上的軟肉,疼得趙建蘭嗷嗷叫。

小桔子及時給趙家撐起屏障,確保這個聲音不會被街坊四鄰聽見。

寧安:“給我好好說話。我還就管定了。”

她不光薅起了趙建蘭,還出了正房,把趙建國和趙建華也叫了起來。

動靜不小,趙大誌和於曉紅也醒了。

彼時,寧安揪著趙建蘭的衣領站在院子裡,趙建國和趙建華揉著眼睛坐在各自屋門口的門檻上。

於曉紅問她:“寧安,你鬨什麼呢?”

寧安笑道:“媽,起來了?吵著你了吧?放心,明天就不吵你們了。我製定了一個輪流起床做早飯的計劃,按順序排,今天是大哥,明天是二姐,後天是我,再後天是小弟。家裡四個孩子,都得儘儘孝心,也不能都讓我一個人儘了不是?”

趙大誌和於曉紅要工作,要養家,確實辛苦,吃口現成的不過分,其他仨人憑什麼呢?

於曉紅:“……”

趙建蘭大聲反駁:“你憑什麼安排我?”

“就憑你吃我做的飯吃了好幾年。有本事你彆吃。我話撂在這兒,你們要是不願意輪流,以後我做飯就不做你們的,我伺候爸媽是應該的,伺候你們?你們算老幾?還把你慣出毛病來了是吧?”

趙大誌看了眼於曉紅,眼神詢問她:老三今天怎麼了?

於曉紅:還能怎麼了?心裡不平了唄!

她知道家裡的活都是老三乾的,是有點委屈她,但是怎麼辦呢,彆的孩子不像老三這麼聽話,要是使喚他們,家裡得天天雞飛狗跳,為了省事省心,她也就看著老三受委屈了。

不過嘛,既然老三自己願意爭,她也不會攔著。她並不是真的不疼這個孩子,隻是,有軟柿子,誰還會去捏硬的呢?

而且,現在這孩子硬起來了,她也不好捏了。

想到這兒,於曉紅說道:“寧安說的有道理,你們也都不小了,寧安從小給我幫忙乾活,七八歲就開始做飯,冇道理你們現在都橫草不拿豎草不動的,全指著寧安一個人乾活。就像她說的,不乾也行,不乾彆吃。”

趙建國、趙建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