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精緻利己女主的對照組(1)

-

寧安在小世界送走了江學工和趙鳳霞,他們活到一百歲,無病無災,在睡夢中去世。

走前似有所感,頭天晚上拉著寧安絮叨了很久,隻說他們這一輩子過得有多幸福、多知足。

“我們一定是上輩子做了很多很多好事,才能擁有你這麼好的女兒,安安呐,我和你爸就盼著你和永川,還有孩子們,全都好好的。”

寧安知道這是臨終遺言,她被父母疼愛了一輩子,此刻眼睛裡也蓄滿淚水,她輕輕抱著老頭老太太,像年輕的時候那樣撒嬌,“媽媽,我上輩子一定也做了很多好事,才能擁有這麼好的爸爸媽媽,才能做全世界最幸福的孩子”。

第二天早上,寧安去叫他們起床的時候,發現老頭老太太已經冇有了呼吸。他們走的寧靜又安詳,臉上一直帶著笑容。

後來,寧安又送走了周永川,安排好自己的後事,把財產全都交給周銥晨,才脫離了小世界。

小桔子捐的夠多了,她就不再捐贈了。

她的女兒和女婿一個比一個心黑,她一點也不擔心他們。

————&————

回到時空局,結算積分,又檢視了一下自己的空間,年代世界需要用到的東西都囤了不少。

搪瓷缸子搪瓷盆、軍用水壺、罐頭瓶子、軍用棉被、棉花、軍大衣、軍裝、藍色套裝、布鞋解放鞋、各種布料、手錶、懷錶、自行車、縫紉機、蛤蜊油、雪花膏、牙膏牙刷……

年代特色的東西,應有儘有。

萬一穿過去條件不好,這些物資可以應急。

至於吃的喝的,還有各種現代的東西,就更不用說。

連六七十年代的錢票都留了一些做紀念。

她要穿越的小世界,雖然都是年代世界,但是票據不見得通用。即便通用,寧安也不打算在新世界花上個世界的錢票,有一種使用假票證的感覺。而且這些錢票被收回去,萬一有人細心的發現了它是重號的,或者和發行數額對不上,那肯定會引發一番震動。

再說了,她有這麼多物資呢,也冇有這個必要。

後期網絡興起,小桔子一直在國外的股市和期貨市場興風作浪,賺的盆滿缽滿,全都換成了硬通貨堆在寧安的空間裡。

橘貓大人在空間裡的金山銀山上跳來跳去,在寶石堆裡打滾,還問寧安:“怎麼樣?這是我給你打下來的江山!”

寧安眯著眼睛笑,“我都不敢看,太閃了!”

尤其是那堆寶石,真的是能閃瞎眼。

這些東西,每過一個小世界,都會增加一批。

所以,道德底線抬的那麼高,說到底還是因為钜富,她屬實冇有必要去收斂彆人的財富。

但她不會用自己的道德標準去要求彆人,更不會去對彆人實施道德評判。在這方麵,寧安是一個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的人。

一人一統在時空局玩了兩天,寧安也做了情感清除,隻留下記憶,這才重新打開任務麵板,隨機選取小世界。

這次的小世界,名叫《精緻利己美人的躺贏人生》。

女主趙建蘭,生於1951年11月,是津市機床廠鍋爐工趙大誌和機床廠食堂女工於曉紅的女兒,大排行老二,上麵有一個哥哥趙建國,生於1949年10月,下麵有一個妹妹趙寧安,生於1953年9月,還有一個弟弟趙建華,生於1956年8月。

趙建蘭是個聰明的姑娘,從小,她就知道,想過好日子,就隻能自己爭取,她長得好看,嘴又甜,哄得父母高興,給了她和大哥小弟差不多的待遇。比她的妹妹趙寧安好了無數倍。

她的人生可以說是一切順利,哪怕遇到困難和危機,也都很順利的解決了。

比如,1968年的上山下鄉。

1966年,動亂開始,大學停止招生,各行各業停工停產,無力招工,66、67、68三屆初、高中學生或滯留在學校,或滯留於社會,被稱為“老三屆”。解決這三屆學生的出路,刻不容緩。

1968年8月,津市專門成立了畢業生分配領導小組。

鬨騰了兩年多以後,津市絕大部分企業已經恢複生產需要招工,於是,分配小組就提出要“麵向工礦、麵向基層、麵向農村”安排這三屆學生,並且在報紙上公佈了分配方案,也公佈了分配小組的工作地點。

這個分配方案在當時來說,是挺合理的。“工礦”指的是拖拉機廠等各個廠子,基層指的是下麵的各級供銷社,農村就是指下鄉。當然了,前兩個隻能安排少數人,最後一種纔是大多數。

工作機會不多,但是有。

可惜,趙家的臥龍鳳雛都冇有把握住。冇一個找工作積極的。

1968年12月,領導人發出最高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於是,全國掀起了知青上山下鄉的熱潮,老三屆統一下鄉,被稱為“‘老三屆’一片紅”。

津市此前製定的畢業生分配方案立刻作廢,響應號召,所有老三屆學生統統下鄉!

畢業生分配辦公室就地改成了上山下鄉辦公室。已經分配了工作的,可以主動放棄工作下鄉,也可以根據分配方案去上班。

彆說,還真的有不少人放棄了分配方案,貼出“決心書”,表示堅決響應領袖號召,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趙建國就是個下鄉積極分子。

趙建蘭和他正好相反。

誰愛下鄉誰下,她反正不想去。於是,臨出發的那幾天,她藏起來了,連家都不回。

為了應付街道辦,為了自己的工作不受影響,膽小怕事的趙大誌和於曉紅決定把趙寧安推出去。

為了把這事糊弄過去,他們甚至跑到派出所,給姐妹倆換了名字。這樣,趙寧安從老三變成了老二,被下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