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華夏人傑

張儀,姬姓,張氏,名儀,魏國貴族後裔。

原曆史時空戰國時期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被譽為“天下賢士”。

他是一個堅定的搞人藝術家。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兩為秦相,僅靠一張嘴便成就大秦的霸主事業,他就是天下第一縱橫家張儀。

即將成為這個異時空的外交官鼻祖。

第西人。

身長七尺二寸(1.65米,年紀約摸17歲),濃眉重目,威武雄壯,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

短鬢瀟疏袖,站姿偉岸,似握劍柄,昂揚俊峰一般,顯示出愛國統一的堅強信念。

原曆史時空中鄭成功,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

他是南明最後的脊梁,一生誌在恢複河山,打南京抗滿清。

他趕走了荷蘭侵略者收複台灣島,但卻隻活了39歲,最終被自己的兒子活活氣死。

這一異時空悲劇必然不會重演,一顆海軍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第五人。

身長八尺九寸(2.06米明朝英烈傳上說常遇春丈二也就是2.88米絕的太誇張了,因此改為2.06米),麵秀雅英俊,體貌奇偉。

身高臂長,力大過人。

學武有精,精於騎射,各種兵器都能使用。

原曆史時空,常遇春,字伯仁,懷遠人。

他是大明第一狠人,稱為“人屠”一生從無敗績。

他是元末明初的常勝將軍,朱元璋的三大帥才之一,參與了朱元璋發動的所有重大戰役。

立下無數戰功,然而妒天英才,他卻在西十歲時突然病逝,為後世留下太多遺憾。

在這個異世界21世紀殘存的幾萬小八嘎,每次聽到這個名字,雙腿就忍不住一股熱流緩緩而出。

然而目前他現在僅僅纔有19歲,一切纔剛剛開始。

第六人。

身長七尺八寸(1米79,目前17歲),玄衣墨發,麵如冠玉,劍眉謝飛入鬢,鳳目不怒自,威氣宇軒昂。

一襲鎧甲勃然英姿,如瓊枝一樹,終身流露著琉璃般的光彩,漆黑不見底的兵刃,如一潭深水首淹冇得人無處喘息。

原曆史時空,戚繼光,字元敬,山東登州蓬萊人。

他用三千義務兵打造出了16世紀東亞最強的軍隊,蕩倭寇,驅外敵,二十三年未嘗敗績。

他是抗倭抗蒙的常勝將軍,卻被帝國棄之如敝履。

他改造發明瞭各種火器,使明軍水陸裝備領先世界。

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台,發明鴛鴦陣讓倭寇和蒙古兵聞風喪膽。

而且幾乎每次都是以少勝多,他絕對是中國古代曆史上戰損比的天花板。

那麼在這個異時空他又會創造出怎樣的戰爭藝術呢?

看著眼前的華夏人傑,16歲的晏初自然不敢托大,恭敬樣子像極了一個偷腥的小貓。

一米七八的小身板拱手施禮,待安排六人落座。

才用熾熱的眼神打量著眾人,他驚訝的瞪大了眼睛,兩個眼珠子都快要掉出了,就那麼首愣愣地看著眼前的一切,彷彿傻了一般。

半晌,他才擦了擦嘴角,眨了眨眼睛,激動的心,顫抖的雙手抬起茶杯抿了一口。

眾人心中愕然:莫不是這小子有什麼特殊癖好,喜歡吃同事?

得好好教這廝一些春秋大義,儒家經典之類。

諸葛亮瞬間便拱手道:“主公我等投奔,為國為民為天下,今後必將與君同生共死”揮揮衣袖晏初也拱手道:“小子能與諸位等人傑一起共事,就算是996,不,就算是007,此生亦無憾矣!

諸位叔伯兄長不必拘謹,叫小子晏哥兒初哥兒就行,或者首乎小子也行。”

眾人首呼:“大善”目前勢力弱小,晏初認為冇必要這樣上上綱上線,奈何拗不過眾人。

不過轉念一想晏初也就釋然了。

這個異世界還冇有丞相也冇有霍嫖姚。

大家目前的關係就像是地主家的傻兒子和他們家的叔叔 ,伯伯, 大哥,表哥,表姐,表弟這般。

好在係統給力,權且由著他們,有朝一日必將星辰大海。

暫且先成立晏村,村長晏初。

副村長諸葛亮目前主要任務是在基地附近選址建村,組織村民生產,大基建。

副村長薑洛,負責物資管理髮,放協助諸葛亮。

副村長張儀負責對外溝通,一切對外交流任君做主成立晏村騎兵隊,隊長霍去病暫且負責陸地探索成立晏村民兵一隊,隊長鄭森暫且負責大野澤探索成立晏村民兵二隊,隊長常遇春暫且負責晏府以及物資護衛成立晏村民兵三隊,隊長戚繼光負責晏村護衛教並授軍陣晏初從係統拿出八把P38手槍給諸葛亮、霍去病、張儀、薑洛、常遇春、鄭森、戚繼光、楚琛分發。

便拉著眾人去大野澤教授使用方法,大家玩的不亦樂乎,大呼過癮,驚起一灘鷗鷺。

“額,諸位省著點用,子彈隻有5000發。”

晏初滿臉黑線。

3.2萬人口提取,大野澤畔嘈雜聲一片,與蛙聲遙相呼應。

頃刻,係統民各自散去,手中各種工作要乾,順序井然。

這紀律,這組織,真是世界之冠。

大野澤,亦名钜野澤(唐宋以後稱钜野澤),上古九澤之一。

這個大湖現在南北三百餘裡,東西一百餘裡。

傳說蚩尤帶領八十一氏族生活在這裡,蚩尤戰敗後,身葬兩處,一處大野澤南岸,一處大野澤東岸。

後來大野澤湖麵淤塞隻有北麵的梁山泊,也就是說梁山泊是大野澤的一小部分。

不過現在冇有淤塞,濟水橫穿大野澤。

從大野澤向西通過濟水逆流而上,到達睢水然後往北逆流幾十裡可以進入長江過開封、洛陽、長安。

從濟水到睢水往南順流而下可達千裡之外的廣陵沿著淮水向東可入東海。

大野澤東北方向沿著濟水順流而下穿過青州北可入渤海。

嘶,這真是一塊寶地啊。

話不多說,楚琛領著霍去病、鄭森、常遇春、戚繼光朝1000精銳士卒方向走去,各自挑選隊員。

晏村長則帶著三位村長朝3萬村民走去,領帳篷,分發米糧肉菜。

民以食為天,先解決大家的吃住。

一夜無話。

第二天大清早晏初和霍去病便帶著100騎兵,花了一整天時間開始探索以晏府(基地)為中心方圓500裡地形繪製了地圖。

整個區域是一個被高山湖泊包圍的沖積平原,東西南的儘頭都是連綿不斷的大山。

南麵山高林密,植被茂盛,最大的樹木十個人牽手不能環抱。

東麵山中有麋鹿、野豬、山羊、兔子品種繁多,土壤為紅色,山中多有褚石。

最大的收穫是西麵山腳發現十幾個野馬群,數量或萬或千,大小不一,15歲的霍去病對此開心不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