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遇劉據

元狩元年(前122年),劉據被立為太子,陛下再次大赦天下。

劉徹特令石慶為太子太傅。

石慶原想帶著孫子石景一起去,誰知石景甚是不爭氣,讀過的書都己遺忘,石慶隻好一人前去。

突然石雨鷺的聲音冒了出來,她把剛剛石景未背出來的內容背得滴水不漏,還甚是流暢。

石慶愣在門口,慈祥地一笑,望向躲在門後的雨鷺。

這是她第一次出石家之門。

她邁出那門之後,眼裡突然有了光。

外麵的世界原來是如此美好,平時吵鬨的蟬鳴如今聽來甚是悅耳,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甚是熱鬨。

出了門她才知道是要去見太子殿下的。

到了宮外,雨鷺便被深深吸引。

漢宮宏偉壯麗,樓閣林立,錯落有致。

硃紅色的宮牆高大而厚重。

上林苑更是美不勝收,綠樹成蔭,花草繁盛。

假山林立,亭台樓閣點綴其中,溪流潺潺,小橋橫跨。

進入椒房殿內,便見到劉據正跪坐在桌後,閉著眼似乎在休息。

聽到聲音後立馬睜眼行禮。

他麵若凝脂,眼若點漆,坐如芝蘭玉樹,笑若朗月入懷。

石慶行禮過後示意雨鷺行禮。

這是雨鷺十六年以來第一次和外人說話。

“臣……臣女拜……拜見太子殿下。”

石雨鷺結巴地行了禮。

石慶見到也很是震驚,本來在家裡流暢背書的她怎到了這裡反而口吃。

劉據一笑:“這位姐姐如此口吃,怎和我一起讀書?”

她先是漲紅了臉,隨即意識到自己應該爭取這個機會。

她立馬調整好狀態,僵硬地一笑,然後俯首回答道:“回……太子殿下。

先前,公子韓非口吃,所著之書難道不令人稱道嗎?

高祖時期,周昌口吃,首言進諫,連丞相都要避讓三分。

如今臣女隻是初見太子殿下,折服於殿下穎慧之姿,於是口吃,太子殿下怎可由此斷言?”

石雨鷺說著說著便恢複了正常模樣。

還好她還有著現代的記憶,否則定需適應許久才能正常言語。

劉據聽聞便立馬行了歉禮:“是我冒犯了,還請石姑娘莫放心上。”

石慶見狀便立馬笑著回答道:“臣孫第一次入宮,還望太子殿下莫要怪罪。”

“無妨,先生繼續吧。

昨日我們討論到哪裡了?”

他彬彬有禮,溫和儒雅,怎麼看著也不像個七歲小孩。

休息間隙,石慶出去了一趟,恰好劉據讀到了不懂之處,便提了出來,抬頭望去才發現先生不見了。

石雨鷺握了握拳,說服自己開了口,和他解釋了一番,又引經據典加以論證。

劉據聽聞,先是一愣,再是微微頷首:“嗯,原是如此。

石姑娘倒比先生講得還好。”

劉據心裡更添了幾分欣賞。

雨鷺慌忙回答道:“不過是恰好略懂一二罷,祖父博學多識,令臣女望塵莫及。”

說罷,一婢女送了棗糕進來,放在他麵前,又退了出去。

劉據誠心邀請她品嚐一二:“雨鷺姐姐,來一塊棗糕,如何?”

雨鷺一聽到他喊姐姐渾身不適應,嚥了咽口水說:“臣女不敢。”

“無妨,不是什麼稀奇的,吃便是了。”

他笑意吟吟。

雨鷺望過去,雖是普通的棗糕但對於她來說那便是隻應天上有的美食。

畢竟這些年吃的都是殘羹剩飯。

隨後二人偶爾話家常,偶爾聊《公羊》,一見如故,恍若幾年摯友重逢。

劉據聽得不是很明白的地方,石雨鷺總會在旁邊補充講述,他便豁然開朗。

於是石慶對他這孫女更是多添幾分賞識。

石雨鷺雖開心於能短暫逃離石家,但每次出宮以後總會對當天所有對話進行覆盤,每次想到有言語不當之處總會懊惱很久,然後叮囑自己明兒定不能如此。

偶爾還會碰上衛子夫。

“臣(女)參見皇後孃娘。”

兩人行禮。

雨鷺偷偷看了一眼她,那一頭長髮傾瀉如墨,走來清香撲鼻,如空穀幽蘭,不禁讓人多留意幾番。

衛子夫打量了石雨鷺一眼,微微頷首,心裡想著,原來這就是據兒天天誇獎的那個雨鷺姐姐。

石家確實不錯,可惜了,若年齡小些,未來也可結為姻親。

隨後她囑咐了幾句便離開了。

劉據偶爾也會偷偷出宮玩,每次必會帶上她。

他第一次出宮之時才發現忘換了衣服。

於是乎,街道上的人都退到一側,開始小聲地議論紛紛。

“這……這不會是太子殿下吧。”

“旁邊那位不就是那個鼎鼎有名的石家大小姐嗎?”

“石家大小姐真是好本事,竟連太子殿下都認識。”

……石雨鷺最討厭這些說閒話的。

她冷冷地白了他們幾眼,那幾人見狀立馬閉了嘴。

“哦?

雨鷺姐姐何時鼎鼎有名了?”

劉據望著這熱鬨的街道很是感興趣。

雨鷺隻好和他講了婚約之事。

劉據瞪大了他的雙眼回答道:“原是如此。

定是雨鷺姐姐命數過好,旁的人配不上。”

石雨鷺勉強地一笑不回答。

石家是出了名的忠孝,在太子殿下和石慶的雙重施壓下,石德隻能好好對她,雖吃穿用住好了些,卻隻是如此。

石雨鷺每次回家都如同新客一般忸怩不安。

她那日又進了書齋,手輕輕滑過那些曾讀過的竹簡,暗暗下了決心。

她要救太子殿下,若冇記錯,導致他死亡的首接原因便是那巫蠱之禍,或許應該嘗試改變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