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下旨

-

朝中冬日裡準備攻打準噶爾的事情已經非常明確。

胤禛有那拉一族的幫助,如願成為出征阿哥中的一員。

德妃也知道現在出入戰場是個立軍功的好機會,不但可以收買軍心,若是運氣再好些,立了功或許有機會在皇上那裡獲得一些軍權。

現在皇上年紀已經大了,太子之位還空缺著,不論這後邊立為太子的是誰,隻要手裡有兵權就還有最後一個謀反的機會。

德妃一心記掛著十四阿哥,打心底裡是希望他能夠繼承皇位的,且這十四阿哥本來就聰慧能乾,行軍打仗都不在話下,又很得皇上寵愛。

德妃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她讓那拉一族背後的勢力都舉薦讓十四阿哥隨大軍出征。

原本費古揚是想把柔則嫁給十四阿哥的,可惜偏偏被四阿哥看中又請皇上賜了婚。

四阿哥才乾雖不輸於十四阿哥,但十四阿哥遠比四阿哥要得聖心些,且又有德妃一心的籌謀,登上皇位的勝算更大。

可現如今柔則既然已經嫁給了胤禛,費古揚這個做嶽父的,自然也會幫他,因此他讓人在朝中分彆舉薦了他們兄弟二人。

在朝堂之上,皇上冇有立即下旨,待散了朝後,留下了軍機大臣,繼續討論軍事。

胤禛下了朝以後,回到王府,便直接去了韶華院。

柔則得到胤禛的允許照顧李金桂的胎兒,且這些天,王爺對她的愛重彷彿又回到了從前一樣。

胤禛隻要一下了早朝便會回到韶華院裡陪柔則,再也冇有去過後院裡其他妾室哪裡。

柔則也開始對於王府其他事情指手畫腳,而下邊的奴才見柔則得寵,也隻能聽命。

待胤禛來到瑤華院,走進裡屋時,見柔則坐在紫檀木雕花書桌前,微微低著頭,細細翻看桌子上的賬本。

這是這些天,宜修處理的中饋,送到柔則這邊覈對一下。

說是覈對,其實章印已經蓋上了,隻是要給柔則過一眼。

柔則自第一天惱怒了一下,轉念一想,或許這也是一個學習的機會。

她自小以來,接觸的都是琴棋書畫、詩詞歌舞,對於作為主母的掌家馭下之術,知道的就是個皮毛罷了。

那拉夫人本想著這些事情有會處理庶務的婆子打理便可,卻忘記了主子要是真的啥也不懂,也隻會被底下的人糊弄罷了。

柔則既然想要把宜修手裡的權搶回來,自然是要學習如何去處理府中的庶務,而這些賬簿不就是最好的學習樣本嗎!

可惜柔則在琴棋書畫……詩詞歌舞這一方麵確實是天資傲人,在整個大清都未必找得出一人能與她的天賦相比。

可是說起這算數,柔則隻覺得一陣頭大。

她學了一個月纔剛剛能夠順暢的使用算盤,至於那賬簿,就彆提了……

簡直就是天文數字((o(>皿<)o))

!!

可她卻是不能就這麼放棄的!

她專心致誌的翻看著賬本,一邊打著算盤,根本就冇有注意到胤禛來了。

胤禛見柔則眉頭微皺,眼底帶著一絲煩悶,她先看一眼賬簿,手指一個一個撥動著算盤,看著很不熟練的樣子。

胤禛勸說道:“這些賬目繁瑣,你還是彆看了吧。”

胤禛心覺得柔則不適合處理府中的事務,冇有必要強逼著去學這個。

況且這府裡還有能處理中饋的人,何必勉強自己?

人無完人,在不適合的領域冇有必要去強求。

柔則道:“多謝王爺關心,隻是我身為嫡福晉,本就應該要處理府中的中饋,一直勞煩著妹妹做這事,我心底也過意不去,喔得快些學好,不能一直勞煩妹妹。”

柔則這話就是明顯的暗示胤禛,待她全部掌握的時候,要收回宜修的掌家的權利。

胤禛薄唇輕抿,眼底閃過一絲意味不明的情緒。

現在的柔則好像變了,一心隻想著權利,以前她可是對權利淡漠的很。

胤禛回道:“你說的也有理,隻是凡事要循序漸進,不要累著了身體。”

而他心底的想法便是,這事能拖一天就一天,最好拖到最後柔則自己厭煩了這些庶務。

柔則笑著道:“王爺放心吧,我有分寸。”

胤禛點點頭,儘管心底很不認同,也選擇不再說話了。

門外蘇培盛走了進來道:“王爺,宮裡傳來了旨意,李公公已經在門外候著了。”

胤禛點點頭,轉身出了裡屋,柔則緊隨其後。

李公公見胤禛走出來,道:“王爺請接旨,奉天承運,皇上詔曰,十四阿哥胤禵封大將軍王,確係良將,帶領大軍,深知有帶兵才能,故令掌生殺重任。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阿哥胤誐隨軍出征,爾等或軍務,或钜細事項,均應謹遵大將軍王指示,如能誠意奮勉,既與我當麵訓示無異。爾等惟應和睦,身心如一,奮勉力行。”

胤禛聽著李公公一字一句將聖旨上的內容讀了出來,心是一點一點冷下去,眼眸之中更是一片冰霜。

十四阿哥胤禵封大將軍王!

那句‘既與我當麵訓示無異’又是什麼意思!

是要把皇位傳給老十四嗎!

為何都是舅舅手底下的人舉薦,老十四就是將軍王,而他隻是隨軍出征,甚至還要聽命老十四這個當弟弟的。

即便是做了他得女婿,舅舅還是一心幫著老十四嗎胤禛心裡覺得十分氣悶。

胤禛雖如願以償能夠跟隨著大軍出征,可是有心底卻冇有半點喜意。

李公公唸完以後,笑著說道:“王爺接旨吧!”

“兒臣接旨!”說罷對著聖旨磕了三個頭後,李公公將聖旨遞到了胤禛手上。

“恭喜王爺能如願以償。”

“多謝李公公。”胤禛對著蘇培盛使了個眼色,蘇培盛從袖中和拿出一個荷包遞給了李公公。

“多謝王爺,若無事,奴才便回宮覆命了!”

“蘇培盛送送李公公,李公公慢走。”

李公公對著胤禛行了一禮,便由蘇培盛帶著走出了韶華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