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捏軟柿子與以德服人

-

其實幼時看書時,溫嬌就弄不明白涇河龍王的邏輯,如今依然是不懂,於是她決定當麵請教:“敢問這位龍君,殺你者何人?”

“人曹官魏征。”涇河龍王毫不猶豫道。

“下令殺你者又是何人?”溫嬌繼續問。

“天庭。”

“天庭又為何殺你?”

“小龍適纔不是說了嗎?是因為我與那袁守誠打賭,他贏了,許他重金做卦金,他輸了,就碎了他的招牌退出長安。不想一到玉旨一下,就真被他算中了,小龍一時糊塗,篡改了降雨的點數和時辰。”

說白了,涇河龍王這條命,不是因為降雨不周而送,而是因為急於把袁守誠趕出長安而擅自矯詔而斷送的。否則放在平日裡,他該怎麼下就怎麼下,想怎麼下就怎麼下,隻要不錯了大格子,根本不會招來殺身之禍。涇河龍王本身也是依仗著自己在行雲布雨上的職權,才與袁守誠打的賭,打的就是吃定了對方必輸的主意。隻是他自己輸不起,一念之差觸了紅線罷了。

溫嬌誠心請教:“殺你者魏征,下令殺你者天庭,矯詔者你自己,和你打賭者袁守誠,為何你不怨魏征,不怨天庭,更不怨你自己,反唯獨怨上了對你抱有善意的唐天子?”

涇河龍王也愣了,片刻後理所當然的反問道:“不怨他,小龍難道還能怨彆的?”

天庭惹不起,魏征打不過,自己是萬萬不能有錯的,命都丟了,總該找個人撒氣,於是就瞄上了整個過程裡唯一願意助他一臂之力的李世民,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好人就要被槍指著”。

又或者說,鑒於全程隻有李世民是涇河龍王能欺負得動的,所以我們又可以將這樁事概括為“捏軟柿子”。

溫嬌歎了口氣,有了主意。她側身,將捏住龍蛇劍的劍芒,將劍柄往身後的李世民麵前一遞:“唐天子,請暫接此劍。”

李世民不明所以,但武藝高強之人對兵器總是有種源自天性的喜愛,見她肯將自己的法劍借自己暫時入手,何樂而不為?當即欣然握住劍柄。見此劍色如黃金而非金,劍身上盤繞著龍蛇之紋,鱗爪精細,隨著劍芒的閃爍,彷彿如有呼吸般光華流動著,不由連連稱奇,一時竟忘卻了自己的處境。

溫嬌鬆開劍柄,一任他愛不釋手的摩挲著龍蛇劍,向涇河龍王道:“如今,龍君還想揪他去閻羅殿評理嗎?”

說話間,便見李世民忍不住揮劍劈砍了兩下,兩道疾電立時躥出,要不是離涇河龍王的魂魄相距甚遠,否則隻看那熾白的色彩,便知道是挨著龍魂便傷,命中龍魂便消散,連個渣滓都難剩下。

涇河龍王張大了口,似乎無法這一轉折,整條龍都傻了。

溫嬌歎道:“涇河龍君,妄心一起,百劫相隨。你篡改天旨,便惹來了殞身之災。若是再意氣用事,戕害人間天子,未必不會另有災劫。我念你昔日也是司雨龍神,全你顏麵,你是自己去十殿閻羅那裡歸案,還是讓我借劍給唐天子,你們二人再打上一場?”

當以德服人無用之時,就隻能以武德服人了。

涇河龍王滿目不甘,連瞪了李世民好幾眼,確認如今的自己確實奈何不了有龍蛇劍在手的這位人間天子時,終是服了軟:“小龍自願歸陰,去十殿閻羅前報道。”

說罷,一道陰冷白霧自足底湧出,遮蔽住了他的身形。下一刻,涇河龍王已不見了。

漫天電網與李世民手中之劍同時化作萬點金星,飛回溫嬌掌心,下一刻,聚攏為一隻金翠交織的臂釧,扣回她的皓腕之上。她回身,向著李世民款款一禮,道:“陛下該回去了。”

李世民先是被龍魂索命,駭得魂不附體,又目睹後者被溫嬌施法逼走,驚得目眩神癡,見她與自己說話,一時未能反應過來。待他定了定神,欲要應答之際,忽見她碧衣翻飛,眨眼間已欺近身來,朝他的額頭上一推。

輕如蜻蜓點水的力道,李世民卻覺身體一沉,彷彿有股絕大的吸力從腳下傳來。他不由自主地往下一跌,下一刻,他已跌回龍床。

李世民猛然坐起,但見夜明如水,以為自己隻是做了一場噩夢。但胸口心跳不定,鼻端隱有龍血腥氣,又似乎一切皆是真實發生過的一般,一時如夢如醒,心中驚疑不定。

“陛下可是做了噩夢,怎麼背上都是冷汗?”清而柔的女聲疑惑道,馨香的體溫接近,摸了摸他的額頭,“頭上也是,趕緊擦一擦,仔細著涼。”

卻是他一番動靜,將同宿的皇後長孫氏給吵醒了。

李世民迅速躺回被中,摟住她,甕聲道:“觀音婢,朕適才得了一夢,十分凶惡,又因著太過真實,總覺得並非夢境。”他知道自己的皇後足智多謀,便從涇河龍王托夢救命開始,將所有經過講了一遍,讓長孫皇後幫忙參詳參詳。

長孫皇後聽罷,思忖一番,道:“陛下此夢若隻是因日有所思而起,那便自是虛誕之物,一絲一毫也不足掛懷,臣妾待會兒叫他們為陛下煮一碗安神湯即可。若是魂魄離體之際真實所見,那涇河龍王既已歸陰,陰陽兩隔,同樣不足為慮。”

藉著帳外宮燈朦朧的光,她覷了覷李世民兀自發青的臉色:“若陛下仍覺得心下不踏實,不妨召魏征入宮護衛。那涇河龍王生前便畏他如火,死後自然更不能奈他何。另外,陛下最後不是還夢到一位女高人麼?不妨曉諭天下找出此女,供奉起來,護我大唐社稷。”

李世民拊掌:“觀音婢此言大善!朕明日一早就召吳道子進宮,畫出那高人的畫影圖形,命人尋找。”

“也是陛下心亂了,神思不屬,才為這一樁小事擾了心神。”長孫皇後溫言安慰,又好奇道:“那女高人可曾留下名號?”

李世民回憶了一下,篤定道:“她名雷鋒。”頓了頓,又感歎道,“觀音婢你是不曾見到,那人施法之際,果然是雷霆萬鈞,鋒芒恣睢,真是名如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