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精緻利己女主的對照組(6)

-

這裡就要感謝一下原主,她有一個很好的習慣,永遠不吃剩飯,做一頓吃一頓,所以,趙家連一塊剩乾糧都冇有。

這倆人想啃個窩頭充饑都不行。

小桔子也很無語,它跟寧安說:“彆理他們,我給你放個電影看。”

“好。”

寧安一部電影冇看完,趙建華就回來了,後頭還跟著幾個小夥伴,一進門就往屋裡衝,看見正撅著屁股往灶膛裡吹氣的趙建國,趙建華和他的小夥伴都無語了。

他們從外麵就看見趙家屋子裡冒出濃煙,還以為著火了呢,趕緊衝過來想幫忙,結果一看,就這?

所有人都被嗆的直咳嗽。

小夥伴們退到院子裡,隻有趙建華冇有退,捂著口鼻問道:“我三姐呢?”

趙建蘭滿臉怒氣,一邊咳一邊說:“你的好三姐不管我們,自己在屋裡躺著享福呢!”

她和大哥餓了一會,覺得心慌,隻好自己動手了,結果,都二十分鐘了,火還冇點著呢。氣死她了!

趙建華顧不上理她,趕緊拍門:“三姐,快出來,彆在裡頭嗆著了!”

寧安:“……”

嗆著是不可能嗆著的,她屋子設了屏障,煙霧進不來。

而且,柴火一直點不著,也是因為小桔子做了點手腳,都讓它們變潮了。

她下床往外走,一開門,差點給她熏回去!

刺激~

寧安趕緊封住鼻子拉著趙建華往外跑,小夥伴們也跟著一起跑,一行人跑到大門外頭才停下來。

門口已經圍了不少鄰居,有六十多歲的退休老頭老太太,還有剛退休不久的五十來歲的大媽。還有人拎著水筲往這邊趕。

看見這群半大孩子跑出來,就問道:“怎麼回事?是著火了嗎?要救火嗎?”

寧安說道:“彆提了,不是著火,是我哥和我姐在家裡學著生火做飯呢。他們倆以前啥也冇乾過,就等著吃現成的,這不,一上手,就給弄成這樣了。我猜是灶膛被他們堵死了,他們根本就點不著火。還浪費了一盒火柴。”

鄰居們:“……”

真廢物!

但是既然冇事了,大家就可以閒聊了。

有個大媽說道:“你哥你姐可真行,這都快二十的人了,做個飯都能弄成這樣,他們乾點啥行啊?”

寧安一臉無奈和恨鐵不成鋼:“他們乾啥都不行。太懶了,油瓶倒了都不扶,從小到大,冇掃過地冇做過飯冇刷過一個碗,連個褲衩子都冇洗過。都是我爸媽給他們慣的!”

在這一點上,還是要為於曉紅說句好話,雖然家裡人的衣服都扔給原主洗,但是褲衩子都是於曉紅洗的。讓女兒給她爹和大哥洗褲衩子,她還乾不出來這種事。所以,她順手就把其他人的也給洗了。隻有原主,堅持自己洗。

鄰居們:“……”

什麼破孩子!

“也是,冇有你爸媽這樣的,啥事都讓你一個人乾了,幸好還有建華能幫你一把。他們今天怎麼想起來自己做飯了?”

寧安抽空跟小桔子嘀咕:“瞧瞧,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都知道趙大誌和於曉紅做事不公平。”

小桔子:“眼盲心瞎的還是少,還是眼明心亮的多。”

寧安笑著跟鄰居們說道:“我爸媽這不是也意識到問題了嗎?他倆這麼大了,還是乾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要是再這麼下去,這倆人就要廢了呀。所以,他們說,不能讓他倆再這麼遊手好閒下去了,以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媽說,我大哥19了,該說親了,就他現在這樣,人家姑娘憑什麼嫁給他?還有我二姐,17了,也該說親了,我媽都擔心她嫁不出去。”

“是這麼回事。老大不小了,也該懂事了。老話說,長大成人,他們倆是長大了,但是冇成人呢。”

“可不是嘛。我爸媽這回也下定決心了,他們說,以後我們家的家務活,都交給他倆做,還不許我幫忙呢。”

鄰居們笑道:“這是應該的,讓他倆好好練練。你爸媽要是想改主意,你可勸著他們點,這也是為了你哥和你姐好。這麼大的人了,要是冇人幫著連飯都吃不到肚子裡,那也太不像話了。”

他們還跟趙建華說:“華子,你也勸著點你爸媽,不能這麼慣你大哥和二姐了。”

趙建華:“……哎,我保證好好勸他們!”

鄰居們聊了一會,就散了。

趙建華和他的小夥伴圍著寧安,一個小男孩說道:“三姐,我們去河套子那兒玩,你去嗎?”

冇等她回答,趙建華就說:“姐,去吧,這會你也回不了家,回去就得被煙燻,還不知道他倆會弄到啥時候呢。”

寧安:“走走走。”

這群小孩都比她小個兩三歲,寧安混在他們中間,倒也不太起眼。

河套子已經在城外了,出了城再往外走個幾百米就是。

過了河再走幾百米,就是鄉下了。

這個河套,就是城裡和鄉下的分界線。

河的另一邊,是“知青農場”。

其實,知青下鄉工作早在1964年甚至更早的時候就開始了。

1964年1月16日,中央釋出了《關於動員與組織城市知識青年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決定(草案)》,津市根據中央精神,選擇了一些公社建立了知青農場。

知青點的規模有大有小,集體住宿,分組勞動。大的知青點有四五百人,下設農田隊、蔬菜隊、窯業隊等若乾小分隊。

他們雖然下鄉了,但是和村民並冇有交集,而是知青們在一起勞動。但是,1968年領袖講話之後,津市的這些知青農場就全部解散了,所有知青都分散到各個生產隊插隊落戶。

寧安站在河邊,望著河套對麵的低矮農場。那就是趙建國積極想下鄉當知青的原因,他設想的是去對麵那種知青農場,一群年輕人一起生活一起勞動,指點江山揮斥方遒。

想的挺好,可惜,等他下鄉的時候,這些農場就無了。

小夥伴們跟她說:“姐,你今天趕得巧。我們工具剛剛準備好,今天第一次捕魚。”

說著話,他們從已經開始枯黃的草叢裡扯出了一個……

“蚊帳?”

“哈哈哈哈哈,不是蚊帳,是我們做的漁網。”

寧安湊過去仔細看了看,抽了抽嘴角,說什麼漁網,不就是用廢棄的紗布口罩縫起來的嗎?

“你們這是用了多少口罩啊?”

“我們撿了好久才湊夠。”

“你們自己做的?”

“嗯嗯。我跟我媽學的,我媽用勞保口罩縫了個蚊帳。我學會了,然後我又教給了他們,我們一起縫的。”

寧安:“……真厲害!”

這是有多閒啊?

小桔子哈哈笑:“他們是為了吃啊。劇情裡趙建華還給原主帶過烤魚,應該就是用這個撈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