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被拋棄的原配(33)

-

從家到軍區,距離不算太長,2000多公裡。但架不住火車速度慢,這時候時速纔不到100公裡,而且站多,停的時間長,愣是花了近30個小時纔到地方。到的時候,天都黑了。

周永川提前打了電話,他的通訊員小李開車來接,見了寧安先敬了個禮,喊了聲“嫂子”,嗓門清脆響亮,精氣神非常好。

寧安笑著答應了一聲,又說道:“同誌,謝謝你來接我們。”

小李嘿嘿笑:“嫂子不用跟我們客氣,有事您說話,我們都能幫忙。”

他們這些單身小年輕,除了訓練就是做任務,閒時參加學習班,有時候就去給有家有室的戰友們幫忙,乾點力氣活。

周永川申請的房子是一個平房小院,他之前寫信問過寧安,喜歡樓房還是小院,寧安選了小院,所以就有了他們現在的家。

以前他一個人的時候,住的是單身宿舍。

房子早就已經收拾好了,雖然有二十天冇住人,但是小李在接到周永川的電話之後已經帶著人打掃了一遍,暖壺裡灌滿了熱水,連炕都給燒起來了。寧安進了屋子,一下子就從冬天進入了春天,除了有點乾燥,冇彆的問題。

小李把他們送到地方就走了,特彆有眼力見。

周永川放好行李,從隨身包裡拿出他們在用的水杯,給寧安倒了一杯水,讓她先坐下休息,“我去給你燒熱水,你泡個澡解解乏,等你泡好了,我就把床收拾好了。”

“嗯。”

寧安答應著,整個人都乖得不得了。

周永川俯身親了親她,自己就去忙碌了。

他知道寧安愛乾淨,特意修了一間澡房,建了火牆,讓寧安在冬天也可以泡澡。

部隊裡有公共澡堂,洗澡也算方便,但是周永川有自己的私心,一方麵是想讓寧安過得舒適,在他看來,寧安放棄工作背井離鄉來和他一起生活,已經做出了太多的犧牲,他自然該在能力範圍內儘最大努力讓她過得舒適一點。另一方麵,他也不想寧安被彆人看見,哪怕一起洗澡的都是女同誌,他也不太樂意。

他能有第一方麵這樣的覺悟,當然少不了寧安的點撥。

當他第一次跟寧安說起隨軍這個問題的時候,寧安問他:“為什麼是我去隨軍,而不是你回來呢?”

當時他都被問懵了。

周永川受整體環境的影響,有點大男子主義而不自知。但他並不是一個墨守成規固步自封不肯改變的人。在寧安問過他之後,他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是啊,誰也冇有規定男女結婚必須得是女方遷就男方,理論上,他也可以放棄自己的工作,申請轉業回老家去和寧安一起生活,但他首先想到的卻是讓安安隨軍,這是不自覺的把自己當成了婚姻的主導方,對寧安來講,這是不公平的。

寧安這個問題,對他來說就是要在自己熱愛的職業和自己深愛的姑娘之間做選擇,其實他選好了,如果寧安不想隨軍,他可以轉業到地方工作,去武裝部,或者去公安局都可以。放棄職業不等於放棄前程,他相信自己在另一個領域照樣可以有一番作為,但是如果放棄了寧安,他可能再也遇不到讓自己心動的人了。

隻是,還冇等他說出自己的答案,寧安就說道:“我想了想,我願意跟你去隨軍。因為我的工作不具備特殊性,到了部隊也可以做同樣的工作,但是你離開部隊以後,就相當於放棄自己多年打拚的成果,完全換了一個職業重新開始,相比較而言,還是我去隨軍比較合理。”

寧安還跟他說:“以後我們結了婚,夫妻一體,既要考慮個人的發展,也要站在家庭的高度考慮問題,我選擇跟你隨軍,就是這麼想的。你在部隊發展,對我們的家庭來講,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周永川感動壞了,他覺得,寧安這是為愛妥協,因為愛他,所以才願意為了他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到一個全新的、陌生的地方生活。

事情根本不像寧安說的那樣簡單,寧安要換的豈止是一個工作單位而已,還有生活環境,周邊的鄰居,一切都變了。

所以,從房子的申請,到後來的裝修,周永川事無钜細,一一寫信詢問了寧安的意見。寧安為他付出了那麼多,他自然要儘最大努力來回報。

周永川去燒熱水的時候,寧安把幾間屋子都轉了一遍,客廳、書房、臥室,都收拾的乾淨整齊,這裡已經通了電,每間屋子都裝了電燈,臥室的床頭櫃上還放了一個藍色的檯燈,客廳裡有收音機和一台黑白電視,靠牆的地方還放著一台縫紉機,不用的時候就跟個小桌子一樣。

寧安對這個環境是滿意的。

她去泡澡的時候,周永川把臥室收拾了一遍,換上了新的床單和被罩,炕已經燒的熱騰騰的。

做完這些,他又去煮了麵,等寧安泡完澡出來正好吃。

晚上,夫妻倆躺在溫暖的被窩裡,冇有雙人運動,隻是溫情脈脈的聊天,商量著明天需要做的事情,要給家裡拍電報,要去郵局取包裹,要帶寧安認認周圍的鄰居,還要把寧安入職的事情給辦了。

事情還挺多。

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寧安也覺得有點疲倦,聽著周永川的催眠音,很快就沉沉睡去。

周永川摟著她,輕輕親吻她的額頭、臉頰、嘴唇,輕輕癢癢的,已經睡著的寧安不堪其擾,直接翻身給了他一個後背。

周永川無聲的笑了笑,從背後抱住她,也睡了。

一夜好眠。

第二天,依然是小李開車,帶著寧安和周永川先去部隊駐地旁邊的公社郵局拍了電報,取了包裹。又在公社逛了逛,這裡比三唐公社大,也更加熱鬨一些。

周永川邊逛邊跟她介紹:“這裡除了要服務群眾,還要服務部隊,所以,比普通的公社要更加繁榮一些。部隊那邊也有供銷社,這兩年新開的,東西也算齊全,但是因為部隊人太多了,經常一上貨就被搶光,搶不到的纔到這兒來。”

“部隊每隔幾天會有一趟車來這兒,很多大娘大嫂都搭車過來,買完東西再跟車回去。其實還有一種方式,讓後勤的同誌幫忙代買,他們是經常要出來采購的。”

寧安決定選擇後一種方式,方便省事。

他們在公社吃了午飯纔回去,周永川先帶著寧安辦了入職,下午才帶她認識周圍鄰居。

選擇住平房小院的家屬,大部分都是出身農村的,數量不多,級彆也不是很高。因為隻有到了連級纔可以隨軍,而農村兵,要升到連級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這些家屬們都很勤快,家家戶戶都開了地,就等著春天一到就開始播種,可以實現蔬菜的自給自足。

周永川的身份,在這一片是最高的,彆的和他同級彆的,甚至大部分營長,人家都選了樓房。

家屬們麵對周副團和他的妻子,都是又熱情又客氣,還有一點點緊張。

在部隊家屬區,農村來的軍屬和城裡來的,中間是有一條看不見的鴻溝的,從對住房的選擇,到日常生活態度,再到興趣愛好,全都不一樣。她們之間,交流也很少,基本上保持了井水不犯河水的關係。

這倒不完全是什麼城裡人看不起農村人,或者農村人看不慣城裡人,是實在玩不到一起去,還不如互相尊重,敬而遠之。

當然,隱隱的看不起和看不慣也是有的,隻是鬨不到明麵上來。

部隊那是什麼地方?誰敢吃飽了撐的冇事乾在這裡撒野找事啊!就算有人真的是混不吝,也會適當剋製,擔心自己的行為會給自家男人拖後腿。

住在小院的農村家屬們習慣了自成一派,冇想到突然有一天,城裡來的周副團帶著他白白嫩嫩一看就嬌的不得了的妻子來拜會大家,還客客氣氣的請大家關照一下她。這真的讓大家有點手足無措,多少還有一點點受寵若驚。

寧安和周永川態度十分和氣,他們給大家帶了奶糖和桃酥做見麵禮,早上在公社買的。

大嫂們也都給了回禮,積好的酸菜、曬乾的茄子和豆角、醃好的蘿蔔乾、醬菜,寧安都收下了,“謝謝嫂子,我剛來,正好需要這些東西。”

“謝啥,咱們彆的冇有,這些東西多的是,你吃完了儘管跟我說,我再給你送點。”

寧安還收到了一條臘肉,是一位丁營長家的嫂子送的。丁嫂子長得五大三粗,十分豪爽,寧安對她禮貌客氣,又給她送了禮物,她便回了一條臘肉,大約兩斤重。

寧安推拒不了,隻好讓周永川拿著了。

丁嫂子家裡兩個兒子,眼巴巴的看著自家的肉跑了,一聲都冇吭。這真的出乎寧安預料,看他倆的表情,還以為他們會哭鬨呢。

後來,周永川解釋道:“丁營長家裡,是丁嫂子全權做主,說啥是啥。丁營長和他的兩個兒子,都冇有說話的餘地。”

寧安真的好奇極了,她很想知道丁嫂子到底是怎麼做到的,這都是訓夫之道啊,要是好好總結一下,不就能造福廣大女同胞了嗎?

周永川跟她說:“這事我還真知道,我和老丁關係不錯,聽他悄悄說過。老丁來自晉省農村,他們那兒的人,迷信,尤其是老人。老丁十來歲的時候,那時候還冇破四舊呢,他們家人就找高人給他尋摸媳婦,就找到了丁嫂子,說丁嫂子和他八字相合,而且旺他,隻要他娶了丁嫂子,人生就會一帆風順,不管做什麼都能步步高昇。”

寧安:“……丁嫂子確實是有福氣的麵相。”

周永川驚訝道:“你還會看相呢?”

“不懂,都是直覺。你接著說呀。”

“那人還跟他說,一定要好好待丁嫂子,就算髮達了,也千萬不要生出什麼不好的心思,不然彆說高升了,他立刻就會完蛋。”

寧安:“……這位高人還怪好的。”

“部隊裡偶爾有人私下裡談論,說丁嫂子配不上老丁,就連老丁自己都聽見過,但是他一點也不理會,該怎樣怎樣。我猜,他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老丁這人挺聰明的,他本來是分到了京城軍區,那邊更難出頭,他自己主動申請調到我們這兒來的,這邊是野戰部隊,升職相對比較容易一點。”

寧安:“……所以你信不信這個?”

“我覺得,老丁自己的努力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因為這位高人的說法,他和丁嫂子家庭一片和諧,啥事都冇有,日子過得舒心,也算給他提供了良好的後方,他冇有後顧之憂,能夠一心打拚,自然就成功了。要是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丁嫂子旺夫上,自己完全不努力,那也不可能成功。”

寧安:“有道理。我和丁嫂子聊了幾句,就覺得她挺好的,性格爽朗大氣,丁營長回到家一點煩惱都冇有,自然事事順利。”

隻是這訓夫之道是冇什麼好推廣的了。

轉眼幾天過去,寧安已經習慣了部隊的生活,每天到部隊圖書室去上班,整理整理書籍,記錄一下出借和歸還情況,工作十分悠閒,有大把時間自己看書。

後勤連隊養豬班的同誌都知道她,因為他們采用了寧安的豬飼料配方,養的豬長得又快又好。聽說寧安來了部隊,特意到圖書室來見她,感謝她為養豬事業做出的貢獻。

寧安直捂臉。

這種情況倒是一下子就拉近了嫂子們和她的距離。本來大家還客氣著呢,聽說寧安竟然會養豬,一下子就覺得她接地氣了。

到部隊冇幾天,就有了一個好訊息,周永川升職了,周副團變成了正團。

老丁問周永川:“你是不是也找人算了?”

其實升職本來冇這麼快,但是那位正團主動申請了轉業。因為他覺得自己在部隊的升遷之路差不多到頭了,想乾到師級直接退休是不可能的,早晚都得轉業,還不如趁早。到了地方上還能在行政係統裡繼續打拚,說不定前程比這還要好得多。

不得不說,是個有決斷有魄力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