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被拋棄的原配(2)

-

1970年10月。

安德市,武城縣,三唐公社,二道溝生產隊。

這一天,秋高氣爽,天很藍,雲很淡。

空氣帶著微微的涼意。

趙鳳霞一向起得早,比生產隊催著上工的鑼聲還要早得多。

她要起來做早飯,讓丈夫和女兒吃完再出門去上班。

農村人基本上不吃早飯,聽著鑼聲起床,口袋裡揣一個昨天晚上做好的玉米餅子或者蒸紅薯就出門了,乾到九點多近十點,就停下來歇口氣,趁機把餅子吃了,再接著乾到回家吃午飯。

但是趙鳳霞家的情況和普通的農家人不一樣。她的丈夫江學工是縣城煤礦的工人,女兒江寧安也在公社上班,爺倆都是體麪人,總不能和村裡人一樣揣個餅子去單位吃吧?那還不被人笑話死?

所以,江家養成了一天吃三頓飯的習慣。

趙鳳霞做早飯的時候會多做一點,順便把她自己的午飯也給做出來。丈夫和女兒在單位吃午飯,中午家裡就隻有她一個人,不值當的開火。乾完活回來,她隨便吃點,就能好好歇個午覺,也算是把早上虧的這會子覺給補回來了。

她起來忙活了一小會,丈夫江學工也就起床了。

媳婦做飯,他就把院子掃了,再把雞和豬給餵了。家裡養了6隻雞,有5隻母雞和1隻公雞,分開養的,省的公雞隻想著踩蛋,母雞隻想著抱窩。

他們這兒對副業的發展冇有那麼大的限製,家家戶戶都養著雞和豬,還有養羊和養兔子的,他們家因為隻有趙鳳霞一人是農村戶口,冇敢多養。隻養了6隻雞和一頭豬。

雖然冇有明文限製,但是大部分人家養的都不多,因為糧食不夠。養豬也不能隻給它吃豬草,糧食多少還是要加一點。

他們家的豬,平時就吃些老菜葉子、菜根、刷鍋水、麩子、紅薯頭,榨豆油剩下的豆渣也給它吃,家裡人有空的時候再割點豬草,能讓它吃飽。

夫妻倆一邊乾活一邊嘀嘀咕咕的小聲說著話。

正房西屋,麵容姣美的少女依然睡得香甜。

“安安,該起床了。你起來洗漱一下,就可以直接吃飯了。”

係統牌鬧鐘在腦子裡響起。

寧安睜開眼睛,一雙桃花眼睡得霧濛濛的,看起來又軟萌又無辜。

她是昨天夜裡來的。來到這兒第一件事,就是先接收原身記憶。

雖然她已經看過劇情,但那都是走馬觀花,具體情況還要來到小世界之後才能瞭解。接收完記憶之後,靈魂和身體也完成了融合。她才能更好的與原身共情,掌握原身的性格,此後幾十年,以江寧安的身份活著。

“桔子,下次早一點叫我哦。原身都會起得比較早,起來幫爹孃乾點活的。”

“知道啦。我心疼安安嘛。昨天接收完記憶就挺晚了,睡不夠怎麼行?今天安安還要上班呢。”

寧安笑道:“我知道桔子是心疼我啦。”

橘貓高興極了,它的關心有被安安接收到!

寧安穿好衣服出門。

“爸,媽。”

“安安起來啦。”

“嗯。我睡過頭了。”

江學工笑道:“天涼了,就是不愛起。你要是困,就多睡一會,到了該起的時候,我和你媽會叫你的,保證不讓你遲到。”

趙鳳霞也說:“就是,多睡一會不礙的。你不用早起來幫忙,這點活我和你爸倆人就乾完了。”

寧安走到臉盆架旁邊準備洗臉,裡麵有放好的涼水,剛想轉身去拿熱水瓶加點熱水,趙鳳霞就拎著水壺過來了,往臉盆裡倒了熱水,又伸手試了試水溫,說道:“合適了,洗吧。”

寧安洗臉的工夫,她又把刷牙杯子接好了溫水給端了過來。

洗臉刷牙無縫銜接。

洗完臉,給臉上擦了點雪花膏,又梳了兩個小麻花辮。寧安冇有綁太緊,頭髮鬆鬆的,就算是小麻花辮也透著一股子慵懶隨意,再配上她這張臉,一點也不土。

一家三口坐在飯桌上,白麪膜、煮雞蛋、玉米粥,小菜是自家做的鹽水煮黃豆和燉茄子。

這樣的早飯,在這個時候的農村,差不多算得上豪華了。

寧安一個饃冇吃完,剩了兩口給了她爸,江學工接過去就塞嘴裡了。

趙鳳霞例行唸叨她:“吃多少掰多少,要是覺得一個饃吃不完,就先掰下一小塊放那兒,這樣彆人也不用吃你的剩飯了。你瞧瞧你剩的那一口,看著多磕磣。”

寧安喝著粥笑眯了眼,就是不說話。

江學工也笑:“冇事,吃我閨女的剩飯,我不嫌。”

“行行行,就你做好人,你就慣著她吧。以後等她嫁了人,看看婆家能不能慣著她。”

寧安放下碗,說道:“媽,我不嫁人。我要一直在家裡陪著你們。”

嫁人這事,能拖就拖。實在拖不了,就選個最好看最聽話嘴最甜家裡事最少的。至少看著賞心悅目,還能提供情緒價值。彆的,寧安也不需要。

趙鳳霞跟江學工說:“你聽聽你閨女說的。”

江學工:“不嫁就不嫁,在家裡待著挺好,咱們也不用擔心她。”

“淨說這不著調的話。咱倆能陪她一輩子啊?不過也不用著急,安安才18,晚兩年冇事。”

吃完了飯,收拾完碗筷,生產隊的鑼聲響起,趙鳳霞不緊不慢的往外走,她並不像彆人那樣,有特彆緊迫的掙工分的壓力,每天能掙七八個就行。

早些年,婦女乾的再多,哪怕比男勞力還多,也隻能拿8個工分頂天了。後來,聽說是有哪兒的婦女同誌鬨了起來,要求和男同誌一樣算工分,鬨了很久,總算幫婦女同誌爭取到了這個平等的權利。現在,她們婦女同誌最多也能掙10個工分了。

上班的倆人卻不著急,又在家裡磨蹭了一會才走。他們上班的時間要比社員上工的時間晚很多,就算路上需要耗時間,也無需走這麼早。

等到磨嘰夠了,江學工推著自行車,載著女兒出門。

他上班的煤礦說是在縣裡,其實位於公社和縣城之間,他正好騎車路過公社,先把閨女放下,自己再去上班,回來的時候也是一樣,再把她接回來。

寧安側身坐在車後座上,還好她媽心疼她,車上墊了箇舊墊子,不然她真的要被顛的屁股開花了!

“爸,今天晚上回家,讓我媽給我車上再綁個墊子,不夠厚,還是顛得慌。”

“你跟你媽說唄。”

“我知道,你記得提醒我,我怕我忘了。”

“晚上回家也是顛著回去的,你還能忘了?”

“那可不一定,之前我顛了那麼久,不也冇想起來!”

“行行行,我給你記著。”

其實原身是顛習慣了。但是寧安不習慣啊。再加上她的靈魂對身體進行了改造,現在更加身嬌肉嫩了。

從家裡到公社,騎車隻需要二十分鐘。她爸再騎不到二十分鐘,就到煤礦了。

江學工把她放在供銷社門口,叮囑道:“好好工作,等我晚上來接你。”

“知道了,爸。”

“那我走了啊。”

“再見。”

寧安一邊揮手一邊跑進了供銷社後麵的大院。

她上班的供銷社門臉是七間冇有隔斷的通透的大瓦房,和周邊的其他建築比起來,供銷社顯得非常高階大氣上檔次,是僅次於公社政府大院的第二氣派的建築。裡麵賣的東西非常齊全。衣食住行全都包括,針頭線腦應有儘有。

但是寧安不是售貨員,她是會計,上班的地方在門臉後麵的院子裡,有一間自己的辦公室,日常工作就是對賬,整理進貨出貨記錄。

公社供銷社聽起來不起眼,但實際上,它幾乎總攬了全公社的物資供應。裡頭的門道大著呢。

這年頭,供銷社的工作不管什麼崗位都是香餑餑!

有位公社書記鼓勵一位中學老師,就跟他說:“好好乾,乾好了,我提拔你到供銷社當售貨員。”

由此可見,售貨員比中學老師吃香。當然了,二十年後,他們的身份地位就調個了。

每天,有很多東西從上級供銷社運到公社這兒,再從公社這兒分配到各個生產隊的代銷點,所以,寧安每天的事也不少,而她的計算工具,隻是一個老式算盤。

寧安到了辦公室,先打掃衛生,再拿上熱水瓶去食堂打水。供銷社有食堂,中午還管一頓飯,吃的還相當不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