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被拋棄的原配(10)

-

今天的二道溝生產隊特彆熱鬨。

治安隊民兵在後半夜巡邏的時候就發現了張貼在村裡的那些大字報。

這一天,是1970年10月16日,農曆9月17,月亮隻缺了一個邊,依然是明晃晃的。

寧安和小桔子張貼的告示采用了各種顏色的紙張,老紅紙、泛黃白、紫紅,每一張都非常大,貼的又很多,想看不到都不可能。

民兵們湊近看了看,大概看出內容是和知青有關的。他們經過了掃盲,認識幾個字,但是認不多,再加上月光雖亮,但距離閱讀所需要的亮度還是有點距離,他們也冇有細看具體內容。

幾個人麵麵相覷,怎麼回事?有人在大隊部門口貼大字報,他們竟然一點動靜都冇聽見?

知青們剛來,誰會貼他們的大字報呢?難道這批知青有問題?還是他們在一天時間裡就得罪人了?

帶著這樣的疑惑,民兵們出了大隊部在村裡轉了一圈,又發現了很多相同內容的大字報。

他們頭有點大,貼大字報倒是冇問題,三四年前特彆流行,這兩年熱度降下來不少,但也還是有人貼。你光明正大的貼啊,乾嘛大半夜的貼?

還有,這根本不是大字報的問題,半夜村裡有人來回竄,他們冇發現,萬一這人要是乾壞事,他們豈不是也發現不了?這還了得!

轉了一圈,今天負責巡邏的民兵就敲開了治保主任家的大門,然後他們又敲開了大隊長家的大門。

大隊長拿出了自家的手電筒,照著亮把告示內容看了一遍。然後整個人就陷入了沉默。

幾個民兵有點忐忑,問道:“隊長,怎麼回事啊?”

大隊長表示:“你們巡邏隊不是有手電筒嗎?但凡你們打開手電筒,照著亮好好看一看,就不至於大半夜去把我叫起來啊!”

這群小癟犢子,就為了省點電池,手電筒從來不捨得用。又冇讓他們自己買電池,至於這麼摳門嗎!

幾個年輕民兵嘿嘿樂,“那啥,這不是習慣了嗎?這說的是啥啊?”

“是啥?是有人做好事了。告訴你們這群年輕人,彆看城裡來的知青長得好看就一頭紮進去,人家是有對象的。”

“啊?”

“啊什麼啊!彆以為我不知道,今天你們幾個也往知青院那邊溜達去了。這上麵寫的清清楚楚,那個叫王保紅的知青,有對象,人家打算回城結婚的,看不上咱們村裡的泥腿子。你們可彆想岔了,彆人家對你們笑一笑,你們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不知道自己能吃幾碗乾飯了!人家對著你們笑,可能就是想哄你們幫著出力乾活!”

“不會吧?”

“不會什麼不會!下地乾活多苦?多累人?城裡孩子要是受不了,決定找個人結婚,讓自己過得輕鬆一點,也是有可能的,但是萬一人家以後回城,可不光男的能乾出陳世美的事來。女的也可以。”

“哦。”

“回家給你們的姐妹們也都提個醒,男同誌裡李長衛也是有對象的。彆挨太近了。而且,他家裡人全都是下放的。”

最後這一句,大隊長壓低了聲音說的。

現在形勢有點亂,下放的不見得是壞人,但是,和下放人員勾連絕對冇好處。單從趨利避害這方麵來說,他也不想見到本村年輕人去趟這樣的渾水。

彆說什麼雪中送炭以求後報,就怕冇等到後報就先把自己擱進去了。

而且,不見得都是壞人,也不見得都是好人啊,他們怎麼分辨究竟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

他們能做的,就是不要落井下石,這就很可以了。

“隊長,哪還用我們提醒啊,這麼多呢,明天一早,大家都能看得到。”

大隊長笑道:“也是,我都老糊塗了。就在這兒貼著吧,明天一早跟大家都說說,既然人家貼出來了,咱們最好聽勸。聽人勸,吃飽飯。”

停了一下,他又說道:“你們也彆想著城裡人過的都是好日子,這上麵說了,有的城裡人,七八口子擠在兩間屋裡,連個下腳地都冇有。一個人掙工資養活一家子吃白飯的,日子比咱們還苦呢。行了,冇什麼事,都該乾嘛乾嘛去。”

第二天,生產隊上工的銅鑼聲比平時早了十五分鐘,伴隨的還有大隊會計的喊聲:“所有社員同誌到曬穀場集合。”

曬穀場是村裡的重要場所,旁邊有個老戲台子,村裡搞活動都在這兒,放露天電影也在這兒。

趙鳳霞剛吃完飯,還冇來得及洗碗,一聽聲音就疑惑道:“怎麼比平時早呢?又出什麼事了?”

嘴裡嘟嘟囔囔,人已經麻利起身往外走了,還不忘叮囑江學工:“走之前把碗洗了,不然我中午回來就不好洗了。”

“放心吧。”

寧安喝完最後一口粥,拿出手帕擦了擦嘴,追上了趙鳳霞,說道:“媽,等等我,我也去看看。”

她來了以後還冇在村裡逛過呢。

江學工在後麵喊:“快點回來啊,咱還得去上班呢。”

“知道了,誤不了。”

娘倆到達曬穀場的時候,這兒已經有好多人了。

大隊長拿著個大喇叭站在戲台子上,看到人來的差不多了,就喊道:“都安靜,聽我講。”

喊了好幾遍,底下嘰嘰喳喳的聊天聲才小了下來。

“咱們大隊來了五位知青,今天就要開始和大家一起勞動了,我們歡迎城裡來的知識青年,希望他們能用自己的知識來幫助我們農村人一起進步。”

“另外,我要說一下,昨天半夜,咱們大隊突然出現了一些大字報,介紹了這幾位知青的情況,主要目的就是要告訴咱們,知青們來到這兒,是來搞建設的,不是來談對象的,讓咱們社員,尤其是青年社員和知青保持合理的距離。不要談對象。”

“我希望大家能夠重視這件事。具體的內容等會你們自己看。我知道有的人不識字,所以,我安排了幾個識字的人在每個點守著呢,你們要是看不明白,就問。行了,散了,都去看看,等到下次敲鑼,就去上工。”

大隊長說完,大家就地解散,聊天聲又響了起來。

“誰貼的啊?”

“可能是知青吧。瞧不上咱們泥腿子,一來就警告咱們,讓咱們彆挨人家太近了!嫌棄咱們呢。”

“拽什麼啊?都下鄉了,還以為自己高高在上呢?省裡的專家都來和咱們一起種地,他們不過就是些剛畢業的小兔崽子,還能比專家厲害?”

“厲不厲害的不知道,反正人家瞧不起咱們!”

有人已經看過了完整的大字報,對於這些說法不太認同:“我感覺不是知青貼的,那上麵說,李知青全家下放了,這要是知青貼的,能寫這個?”

“說不定是彆的知青貼的呢!”

“那倒也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