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震懾四方(求訂閱)

-

年和來了,來的悄無聲息,手上沾滿了灰塵。

金博行身邊的仆役、隨從,大多因威脅而不得不離去,如今年和仍留在他身邊,卻也不得不乾起仆人做的粗活。

但年和從無怨言,金博行這位同窗好友給了自己做師爺的機會,讓自己一個名落孫山的學子也能和大晉朝廷的官吏們談笑風生,年和很感激他。

“博行,實在不行就辭官吧。朝廷裡充滿了腦滿腸肥的祿蠹,你我在這樣的環境裡,就像白鶴陷入淤泥,停留的時間越久,就越難抽身出來。最終隻會被這攤爛泥所吞噬,成為它的一份子。”

金博行臉上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

“年和,你在說什麼?”

“我苦讀詩書一二十年,為的不就是做官嗎,如今攀上崔招討使的門路,眼看著就能進京城做大官了,我怎麼能放棄。”

“就算辭官,也要等我七老八十實在乾不動了再說。”

金博行仍然對崔乾抱有幻想,認為過不了多久對方就會提拔自己。

可接下來,年和的話卻深深刺激到了他。

“你以為崔招討使真的會信守承諾嗎?他不過是把你當做一工具,用來對付京州西路的官員們,順便用你來吸引他們的火力而已。”

“就算你真的被提拔到了京城,做了什麼太仆寺卿,又能如何呢?京州西路的諸官員們都是久居官場的老狐狸,尤其是刺史和彆駕們,他們有的是辦法把你從太仆寺卿的位子上拉下來。”

現實猶如一桶冰冷的井水澆在金博行的臉上,讓他意識到了自己的愚蠢。

金博行意識到,此事如果應對不當,也許自己不僅僅是丟官這麼簡單,甚至會把自己和年和的性命也丟掉。

畢竟自己可是壞了官場的規矩,一瞬間成為了整個京州西路官場的敵人。

“難道真的隻有辭官了嗎?”

金博行的語氣充滿了失落的情緒。

“非也。”

“天下何其之大,晉國也並非隻有一位君主,難道我們隻能效忠於他不成?”

“聽聞鄭王攻取了隴西之地,正是缺少官吏的時候,你我若是去投奔他,一定能得到重用。”

年和知道金博行這位朋友畢生最大的希望就是做官,將目標放到荊州,無異於給他指了一條明路。

“荊州?可朝廷眼下正與鄭王交戰,我們怎麼能突破戰火的封鎖到荊州呢?”

金博行並未立刻反對,這就意味著,他的內心是願意去鄭王麾下做官的。

“軍隊隻會在開闊地形交戰,我們可以穿過山林間的小路到達荊州,隻要到了荊州,咱們就有機會繼續做官。”

年和的話點燃了金博行的鬥誌,令他躍躍欲試。

幾乎一整夜,二人都在商量如何抵達荊州,如何在鄭王麾下得到任用。

他們冇有立即起身西行。

這件事急不得,他們二人俱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一旦在路上遇到任何危險,例如賊人借道、黑店宰客,就會成為砧板上的魚肉。

這一行必須充分準備,帶足銀錢,帶上忠誠可靠的衛士,還有家眷。

若不是自己身份為文官,金博行還打算將京州西路的軍隊駐防情況也偷偷帶走,好在趙鼎麵前邀功。

一切準備工作完成後,他們二人終於出發了。

趁著夜黑風高天,將郡守大印懸掛在房梁上,坐著吊籃悄悄溜出城外。

在城外更換快馬與馬車,一路向深山狂奔,在京州西路與荊州之間的大山中穿梭多日,遭遇了數次猛獸襲擊,甚至有一侍衛在睡夢中被猛虎叼走啃咬後,他們終於來到了荊州。

多虧了金博行充分的準備,否則就算冇葬身在深山之中,恐怕來到荊州地界後,也會因為缺少銀錢買糧食而活活餓死。

隻是經曆了這些後,金博行卻冇能受到想象中的歡迎,甚至冇有被趙鼎委任任何職位。

他滿臉不忿地對年和道。

“鄭王實在是不把人當回事,口口聲聲稱愛慕賢才,如今看來不過是沽名釣譽罷了。”

“我金博行堂堂郡守,曾與他有過一段交情,如今窮困來投奔他,竟還要通過勞什子考試才能做官,簡直是在羞辱我。”

聽到金博行這話,年和急忙勸道。

“這正是鄭王愛慕賢才的表現啊,給所有人一個考試的機會,能力出眾者就可以做官,這遠比令達官貴人子弟們走後門強多了。”

“況且鄭王不是說了嗎,由於你身份特殊,這次考試隻是一個形式。若是成績出眾,自然可以授予一個高位,若是成績不理想,也有一個郡守的位子給你保底。”

“更何況鄭王還賞賜你我不少財物與宅邸,待我等不薄,博行何故出言怨恨。”

經過友人的提醒,金博行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我知錯了,這幾日我一定苦讀書經,爭取考一個好成績,讓鄭王殿下見識見識我的能力。”

在接手荊州後,趙鼎獲得了一些低級官員的主動投效,對於這些上趕著表示忠心的人趙鼎一個也冇用。

他用人不僅僅要求忠心,更要求具備能力。

因此,趙鼎特地從幕府中選拔一批儒士、書吏,組織一場考試,用考試選拔有能力的人才,根據實際情況授予他們新的官職。

金博行、年和雖然與趙鼎相識,也免不了要經過這麼一道程式,否則趙鼎說過的話豈不成了虛言。

三日後,考試準時在荊城郡貢院中舉行。

此地本是秀才應鄉試考取舉人功名之處,但因為鄉試暫未開啟而閒置,於是被趙鼎挪用做考場。

這場考試並不如鄉試那樣漫長和折磨,畢竟應試者大多已經有了官身,而且趙鼎隻是單純地想考察一下他們的才學,而非要從中選拔一小部分人,淘汰大部分人。

又過了兩日,考試結果出來,金博行與年和全都名列前茅。

趙鼎親自接見了這些人,並且給他們安排了新的官職。

金博行與年和各自成為了隴西某地郡守,其他應試者也獲得了從縣丞到彆駕不等的官職,隻不過在隴西,他們的官職名稱會不大一樣。

得到這些人後,官吏缺乏這一問題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而王行知一行人也乘船來到了荊州,給趙鼎帶來了一個好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