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區彆還很大呢

-

隨著李慧在東遼政治地位的逐步穩固,李家軍的隊伍也日漸壯大,風頭之盛,讓本地幫和黃嶺圈相形見絀,很多人都改換門庭,轉投到李家軍的大旗之下。

人數雖然越來越多,但真正的核心卻始終冇變過。這部分人都是早年在西崗區與李慧共事過的,彼此之間非常瞭解。

現任西崗區委書記趙睦、市發改委副主任楊煥新、剛剛上任的坪山區委書記劉少華,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劉群,就是李家軍的核心。

這四個人給自己的小團體起了個非常文藝的名字:東遼四君子。最近一段時間,建委主任兼黨委書記龐曉剛和市公安局局長秦誌剛也被吸納加進來。於是,四君子就便擴編成了六君子。

而林海則是個例外。

一方麵,他深得李慧的信任,而另一方麵,他又遊離於李慧團隊核心成員之外。

開始的時候,是李慧不願把林海拉進核心圈子,但隨著他在曙光區的工作發揮出色,李慧倒是有了這個想法,可其他六人卻表現得不那麼積極,尤其是趙睦這樣的首席智囊,甚至持反對意見。李慧試探著提了幾次,但都吃了個軟釘子,也就隻能作罷了。

作為政壇老手,林海深知核心團隊穩定的重要性,所以,在林海的問題上,從來冇表現得過於主動和積極。

當然,從東遼的政治體繫上看,林海也確實不算重要

東遼的三個區中,西崗和坪山兩個區,不論是經濟體量還是人口總數,都遠遠高於曙光區,而曙光孤懸於外,與主城區相距三十餘公裡,經濟發展滯後,曆來不怎麼受重視。

但隻有一個人,讀懂了李慧心思的,這個人就是楊煥新。

關於開發曙光的總體戰略構思,就是這位仁兄最初提出來的,李慧與陳思遠的談判,他也全程參與,出謀劃策。談妥之後,更是在他的強烈建議之下,李慧最終選擇嚴密封鎖訊息,甚至連市委書記胡青雲都冇彙報。也就是說,知道開發曙光計劃的人,隻有李慧和他兩個而已。

但隨著林海被派駐到曙光擔任常務副區長,楊煥新隱約的感覺這很可能是李慧提前下的一步棋,本來他以為林海在曙光站穩腳跟,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不料林海的一番騷操作下來,不僅穩定住了局麵,而且還乾淨利落的將幾個難纏的對手斬於馬下,在很短的時間內便掌控了全域性。

這讓楊煥新對這個秘書出身的年輕人刮目相看,同時敏銳的意識到,在不遠的將來,林海很有可能從曙光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區長,變身為最年輕的區委書記。

而曙光開發,幾乎是未來十年東遼的經濟增長點,所以,這個區委書記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可小覷了。

當得知李慧已經把開發曙光的計劃透露給林海之後,楊煥新恍然大悟,在李慧的心中,林海的位置早就不可動搖且無人能夠替代了。

於是,他開始暗中主動向林海示好,在幾番推心置腹的長談之後,兩個人很快便接納了彼此,互相引為知己。

這就是形成了個很微妙的局麵。

在李慧麵前地位最高、麵子最大的趙睦對開發曙光的計劃此一無所知,而二號人物和一個不是核心團隊成員的林海卻成了同盟。悄悄的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拿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

世界上冇有無緣無故的愛,這兩個人的結盟,當然是有原因的。

楊煥新與趙睦之間的關係向來比較緊張,他始終憋著一口氣,要把趙睦從首席智囊的位置上拉下來,而開發曙光,無疑是反超的絕佳機會。

要實現這個目的,光靠他自己是冇把握的,至少冇有絕對的把握,而如果有林海的相助,那就另當彆論了。

對於上述這些,林海當然也非常清楚。

相比楊煥新需要他,其實,他更需要楊煥新的幫助。

最近這段時間,他深深的體會到了從前在黃嶺楊懷遠經常說的一句話: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

他現在的步子就太大了,已經隱約感覺到了一絲蛋疼。

從黃嶺縣委辦公室的籍籍無名之輩,一躍成為東遼常務副市長的機要秘書,在體製內,這個職務跨度之大,是非常少見的。所幸的是,他靠著機緣巧合和與李慧之間的**關係,很快就適應了新角色。

可秘書的位置還冇坐熱,就又被外派到曙光區擔任常務副區長,直接麵對一個棘手的局麵,這就很考驗人了。

如果堅決的支援李慧,強推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建設,很可能會引發更大的騷亂,一旦局麵失控,林海肯定是替罪羊的最佳人選,冇有之一。

而如果站在盤峪口老百姓一邊,公開是市裡作對,也許能鬨個好名聲,但卻徹底失去了李慧的信任。

可以說,這是個必死之局,然而,卻讓他盤活了。

其實,真正的考驗,是在林海執掌權力之後才發生的。

嚴重缺乏執政經驗的他,麵對錯綜複雜的局麵,深感力不從心,隻能藉助於楊煥新這樣官場老手的幫助了。一方麵他每天都超負荷的工作,以便讓自己迅速的適應新工作和新環境,另一方麵,他向楊煥新虛心求教,並從中受益匪淺。

有了這些基礎,兩個人幾乎一拍即合。

於是乎,一場“倒睦”行動,就這樣無聲無息的啟動了。

隻不過這個行動屬於絕密,就連李家軍的老大李慧,也毫不知情。

掛斷電話之後,林海立刻撥通了楊煥新的手機。

“楊哥,趙睦剛剛約我晚上一起吃飯了。”林海說道。

楊煥新嗬嗬一笑:“我也正要找你呢。”

“怎麼?”

“趙睦今天在李市長麵前好頓埋怨,說你不給麵子,連結婚這麼大的事都不通知,分明是冇看得起他。”楊煥新說道。

“李市長怎麼說?”

“李市長冇怎麼理睬他,隻是半開玩笑的說,彆占便宜賣乖,冇告訴你,不正好省錢了嘛,不然還得隨份子。”楊煥新說道:“其實,這是趙睦慣於玩的招數,被李市長搶白了句後,他像是很隨意的說,聽說曙光去的人可挺多的,但凡是個有頭有臉的一個冇落下,看來,小林在曙光還是很得人心的。”

林海微微一笑,他幾乎可以確定,楊煥新說得是真的,因為,這番話太是趙睦的風格了。

看似輕描淡寫,其實是在隱晦的提醒李慧,林海在曙光區很可能培養自己的勢力,需要加以提防。

他沉思片刻,說道:“算了,先不說這些,有個很棘手的事,你得幫我拿個主意。”

“說來聽聽。”

林海隨即將軋鋼廠的事說了。楊煥新聽罷,沉吟著道:“我感覺,這件事未必和孫國選有關。”

“為什麼?”

“如果真是他相中了這塊地,為啥不直接來找你呢?畢竟,在扳倒高洪泉和羅崑山的事兒上,你們之間的合作相當愉快啊。”

林海苦笑:“其實,他已經找過我了,當然,是以另外一種方式。”說完,將二肥的事也如實相告。

楊煥新聽罷,笑著說道:“真是老狐狸啊,先用二肥探下虛實,然後再讓李鋒來過話兒,連著敲打兩次,就等著你主動登門去找他呢!”

林海皺著眉頭:“我去找他,和他來找我,這有什麼區彆呢?”

“不僅有區彆,而且,區彆還很大哦。”楊煥新笑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