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磚家如是說

-

由於要去拜見楊天水,所以,晚上的最高規格就隻能推掉了。大家似乎對此有些遺憾,但見林海的態度很堅決,也就隻好悻悻作罷了。

下班之前,林海給楊天水打了電話,問清楚了家庭地址,讓老陳在附近的超市買了些時令水果,便驅車前往了。

楊天水家住在旗雲大廈附近的一個小區,敲開房門,迎接他的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者,頭髮花白,但腰桿筆直,衣著也非常考究。

“您好,楊老,打擾您休息了。”林海規規矩矩的說道,

楊天水擺了擺手,自我解嘲的說道:“冇事,我已經很久冇被打擾了。”

與很多知識分子的家一樣,楊天水的家中冇什麼高大上的傢俱和擺設,一切都很普通。二人在客廳的沙發上落座,楊天水上下打量了他幾眼,微笑著道:“林副區長很年輕嘛,今年多大了呀?”

“三十三歲。”林海回道。

楊天水皺著眉頭:“不簡單啊,三十三歲的副處級乾部,在體製內可不多見哦。”

林海笑了下:“冇什麼的,隻是運氣比較好而已。”

楊天水搖了搖頭:“不,憑你還能想起我這個退休的老頭子,就足以說明,你不是靠著運氣才走到今天的。”

“瞧您說的,您是省內環保方麵的專家呀,在垃圾焚燒發電這樣的問題上,您的觀點是很權威的,必須請教呀!”

楊天水聽罷,爽朗的大笑起來:“可彆給我戴高帽了,咱們東遼的美女市長李慧同誌曾經說過,我這個專家,是磚頭的磚。”

關於楊天水和李慧之間的關係,林海並不清楚,但今天這個場合,他也不便多問什麼,隻好笑著道:“那是李市長和您開玩笑吧。”

楊天水倒也冇有接著話茬往下聊,而是話鋒一轉,直奔主題,說道:“好了,說說吧,你此行主要想瞭解什麼?”

林海想了想,問道:“我想瞭解關於垃圾焚燒發電的環保問題,比如燃燒後是否會排放含有二噁英的有毒氣體,還有在處理過程中的無害化措施等等。”

楊天水搖了搖頭:“這些都不是問題,焚燒垃圾,確實會產生含有二噁英等致癌物質的氣體,但發電廠的過濾係統非常先進,在排放之前,都會將這些東西處理掉的,東遼市引進的這套係統是符合歐盟標準的,在技術上應該冇有任何問題,至於垃圾處理中的無害化措施就更不用擔心了,整個過程都是在全封閉環境中進行的,當然,如果管理不到位,有些異味也在所難免,不過,我覺得這種可能性不大,工廠方麵應該比居民還要重視,畢竟,誰也不願意整天在一個汙水橫流、臭氣熏天的環境中工作呀。”

林海點了點頭,沉吟著道:“既然垃圾焚燒廠完全冇有問題啊,那您當初的反對意見又是怎麼回事呢?”

“我反對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並不是因為工廠本身存在環保問題,而是焚燒發電這種處理方式,在短時間內,並不適閤中國國情。”

“不適閤中國國情?”林海驚訝的道:“可是,全國很多城市都建設有這樣的焚燒發電廠呀,我查閱過相關資料,從深圳第一座焚燒發電廠正式投入運行,已經有快二十年了,怎麼能說不適閤中國國情呢?”

楊天水白了他一眼:“東遼不是深圳,深圳也代表不了全國,處理垃圾,不是你想象的那麼簡單,這裡麵有很多學問呢!”

林海撓了撓頭,笑著道:“那您快講講,讓我也長點見識。”

楊天水微微一笑,開始講了起來。

原來,垃圾焚燒發電最初是由日本開發的一項技術,是目前世界上處理垃圾的最科學的方法之一

其原理與火力發電差不多,隻不過火力發電消耗的是煤炭資源,而垃圾焚燒發電,等於是資源再利用,既環保又節約。

當然,要想通過焚燒發電,就必須要達到一定的熱量值,而這對垃圾的種類就有著嚴格的要求,所以,垃圾焚燒發電的前提是垃圾分類,在西方發達國家,垃圾分類是有著嚴格的法律規定,市民在扔垃圾的時候,就需要按照規定進行分類,亂扔垃圾不僅是道德問題,屬於違法行為,會被處以高額罰款,幾十年下來,人家已經形成了習慣,在扔垃圾之前,都嚴格執行垃圾分類的規定。

在中國,垃圾分類做得最好的城市就是上海和深圳,首都北京都不達標。未經分類的垃圾在運抵處理廠後,需要重新進行分揀,這增加了運營成本不說,同時也容易造成二次汙染。

更麻煩的是,大量的城市拾荒者將很大一部分燃燒值高的垃圾提前撿走了,於是就造成了這樣一種很滑稽的局麵,運到處理廠的垃圾絕大部分是含水量極高的廚餘垃圾,燃燒值極低,每天發電產生的價值根本不足以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行。

“其實,以我們目前的國情,城市垃圾的最佳處理方式隻能是科學掩埋,這確實是落戶於發達國家,但這是我們的城市管理水平所決定的,比起發達國家,我們在硬實力上可能已經趕超了,但在軟實力上,卻還相差很遠,要縮短這種差距,不是靠喊幾句振興中華的口號就能行的,要幾代人不懈的努力,才能最終實現。”楊天水越說越激動,最後索性站身來,在不算寬敞的客廳裡走了個來回,然後大聲說道:“東遼的某些領導乾部,眼睛裡隻有所謂的Gdp,滿腦子都是提升城市形象之類的不切合實際的空談,隻注重政績,卻不肯腳踏實地的為老百姓做點實事,這種風氣盛行,是要誤國誤民的!”

林海聽罷,沉思良久,這才又問道:“這些話,您在垃圾處理廠立項稽覈階段也說過嗎?”

楊天水長歎一聲:“豈止說過,我說得嘴皮子都快磨出繭子了,但無人理睬,在那些當權者看來,我不過是喜歡唱反調的退休老頭而已,要是冇有政協委員的頭銜罩著,早就被轟出去了。”

林海想了想,試探著說道:“這個......是不是您說的這些,也缺乏相應的依據呢?”

楊天水聽罷,冷笑一聲,轉身從桌子上拿起厚厚的一份檔案遞了過來,說道:“冇有調查研究,就冇有發言權,這是我自費在全國三十七家垃圾焚燒發電廠做的調研,你拿回去看看吧,數據說明一切。”

林海伸手接過,隻是大致掃了眼,眉頭便皺了起來,

調查報告寫得非常專業,通過對焚燒發電廠的發電量進行詳細的分析,最後得出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結論,這三十七家發電廠中,除了上海的三家盈利之外,其餘三十四家都處於虧損狀態,絕大部分企業的燃燒爐甚至每年隻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處於工作狀態,其餘均為閒置狀態,雖然看不到這些企業的財務報表,但從上述情況分析,每年總計虧損額在百億以上,如果算上基礎設施的投入,那很有可能就是幾千個億被打水漂了。

“這麼賠錢,企業能承受嘛?”林海問道。

“你以為企業傻呀?賠得是政府的錢,是國家的錢!垃圾焚燒是有高額財政補貼的,如此重要的民生項目,怎麼可能完全交給企業去運營呢!這一定是政府行為,隻不過委托給企業去運營而已。”楊天水說道。

企業不傻,政府當然更不傻,但既然都不傻,為啥賠這麼多錢,還要承擔被老百姓詬病的風險,卻非要建設這種華而不實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