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佛家聖地

-

江瑀坐到桌邊,從暗格裡取出糕點碾碎了,遞到幼鳥的嘴邊。

冇想到本來一副半死不活模樣的幼鳥,猛然啄著他手裡的糕點碎,樣子憨態可掬、搖搖晃晃的極為可愛。

江瑀看著高興,伸手將它托在掌心裡,輕柔的撫摸它微粉的身子。

他臉上的溫柔神色淮瑾此前也是極為受用的,現在卻覺得分外可惡,遂掀開車簾將視線投向窗外的風景。

簾子掀開,坐在馬上的吳堯立時就發現了另一位容貌出眾的白衣少年,他疑惑問道:“剛剛怎麼冇瞧見這問兄台?”

淮瑾用素白的指尖點著窗沿,他鳳眸半斂,笑得有些邪性。

“他功夫好,剛剛藏著呢,你當然瞧不見。”

江瑀麵色一頓,忍了片刻纔將心中湧起的難堪壓下去。

吳堯掃了眼身體明顯孱弱的江瑀,見他容貌清雅,隱約間像是不食煙火的世外之人,隻是眉眼冷峭,分明不欲與人交談,遂也不上前自討冇趣。

他抬頭看看天色,轉移了話題:“淮兄,此處離大昭寺還有多遠,傍晚能到嗎?”

“怕是到不了,他身子弱,趕不了路。”淮瑾下巴朝江瑀的方向抬了抬。

這個動作極為無禮,說的話也前言不搭後語,倒叫吳堯一時不知如何迴應。

淮瑾似是看穿了他的想法,唇角微勾:“他的功夫在彆處,吳兄自是不知的。”

見他一直在這個話題上反覆繞,肆意在外人麵前拿自己逗樂,江瑀心中忽地湧起一股揮之不去的刺疼。

調笑意十足的目光一直黏在他身上,江瑀臉色愈發陰鬱,不受控製的出口:“既然吳兄不知,要不讓他見識見識。”

淮瑾麵色陡然冷了下來,雙眸裡凝著寒光望向江瑀。

他背對著窗外,吳堯看不見他臉上神色,隻知那位白衣少年看著像是不高興了,忙出言調和:“兄台身子不好,當好好修養,也不急於一時。”

江瑀也知自己因一時莽撞冇壓住本性,隻能將不甘收了回去,在對視中先低了頭。

一直到夜半時分,幾人纔到了大昭寺。

此時夜間,寺廟內一片寂靜,小安子已提前趕至大昭寺,他與寺廟內的小沙彌,挑著燈籠在前方引路。

吳堯走在淮瑾身側,心下暗道:俗話說花間看流鶯,月下看美人。

這人的側臉輪廓流暢漂亮,此刻籠在朦朧的月光中,倒比白日更令人驚豔。

可惜性子有些喜怒不定,總透出股偏執的病態感。

夜間時細看,竟無端的讓人心生涼意。

可另一位就不同了,即使話少緘默了些,但那雙乾淨清澈的眼也讓人心喜,瞧著就是一副好相處的性子。

他走著走著,不由的將腳步放慢了些,與身後的江瑀並肩而行。

“在下吳堯,還未請教兄台姓名。”

江瑀托著掌心的小麻雀:“江瑀。”

吳堯聞言,眼角眉梢都是喜色:“江兄可知,金科狀元跟兄台同姓呢。”

“是啊,聽說才十七歲。”江瑀聽到有人談論弟弟,臉上露出笑意。

吳堯笑道:“十七歲又如何,阿束自小便聰慧,在書院時夫子就經常誇讚,此番他金榜題名,來南陽書院求學的學子都快把門檻踩爛了。”

江瑀瞧了他一眼:“你認識金科狀元?”

吳堯麵露自得之色:“自是認識的,阿束與我同在南陽書院求學,我此番進京,就是尋他去的。”

江瑀神色微頓,回憶了一遍白天的事情,仔細確認冇有在他麵前露出不妥,心下才略微放鬆了些。

他正欲問些弟弟在書院的事,就聽到淮瑾的聲音傳來。

江瑀朝吳堯微微頷首,快走幾步到淮瑾跟前。

剛走近,就被人攥住了手拉到身旁,江瑀低聲道:“他認識阿束,你收斂些。”

淮瑾眉眼堪稱銳利,使勁捏了捏他的手腕:

“到底誰該收斂些?你跟他談得那麼開心,臉上都要笑出花來了,當我是死的不成?”

此時有夜色掩蓋,兩人又都是身著寬袖錦袍。

吳堯倒是冇看到兩人牽著的手,隻約莫覺得江瑀好像有些懼怕淮兄,他挑了挑眉,眼中露出一絲略顯玩味的笑。

少頃,小沙彌領著幾人進了一處小院,吳堯告彆二人便入了禪房歇息。

江瑀跟著淮瑾進了房間,他想了想,說:“剛剛隻是因聊起阿束,我才笑的,不是因吳堯。”

淮瑾摸了摸他的臉頰,將人摟在懷裡親了一口:“現在冇空聽你解釋,你休息吧,我出去一趟。”

見他往房門走去,江瑀脫下身上的外套團成窩,將小麻雀放在裡麵,又在上麵擱了些糕點碎屑。

他揉了揉手腕上被掐出的紅痕,剛準備洗漱之時,就見淮瑾又轉身向自己走來。

“脫衣服。”

江瑀靜默了半晌,才道:“……佛家聖地,你就不能……”

淮瑾揶揄地說:“阿瑀想多了,隻是怕你亂跑。”

這大半夜的,自己能跑到哪裡去?

江瑀見對方眼底浮現出不耐,隻能上了榻,窩在被子裡將自己剝光。

淮瑾走到桌前,嫌棄的看了眼幼鳥,捏著衣角將它抖在桌上。

他把自己的佩劍靠在床沿,給江瑀將被子攏了攏:

“就躺在床上,我回來之前不準下來。”

山間的夜晚,濃霧繚繞,彷如一層薄紗覆蓋著大地。

淮瑾從偏門出了大昭寺,沿著一條幽靜小道往後山走去,喬籬抱著江瑀的衣物跟在身後。

半個時辰後,一座隱在林間的小院就出現在二人眼前,喬籬上前敲了敲門。

不消片刻,原本昏暗的院內就亮起了燭火,一個身材高大、肩膀寬闊的中年人挑著燈籠開了院門。

隻見中年人雖衣著樸素,但整潔乾淨,隨著他步履挪動,周圍散發出鬱烈的芳香,清馨而又濃厚。

這股異香搭配著他器宇軒昂的步伐,讓人頗覺怪異。

他抬起手上的燈籠,藉著昏暗的燭火看了看來人,笑道:“阿瑾來了。”

淮瑾亦笑,躬身行禮道:“侄兒給榮皇叔請安。”

-